百词典

《代秋胡歌诗 其三》

时间: 2025-05-02 02:54:03

诗句

劳谦寡悔。

忠信可久安。

劳谦寡悔。

忠信可久安。

天道害盈。

好胜者残。

强梁致灾。

多事招患。

欲得安乐。

独有无愆。

歌以言之。

忠信可久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4:03

原文展示

代秋胡歌诗 其三
作者:嵇康

劳谦寡悔。忠信可久安。
劳谦寡悔。忠信可久安。
天道害盈。好胜者残。
强梁致灾。多事招患。
欲得安乐。独有无愆。
歌以言之。忠信可久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强调谦虚和诚实是获得长久安宁的根本。过于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往往会自取灭亡,强横和过度的行为会引来灾难。想要得到平安快乐,只有以无愧于心为原则。诗中反复提到的“忠信”,是希望人们能坚持真诚和信任。


注释

字词注释:

  • 劳谦:勤劳与谦虚,意指对待事物要有谦卑之心。
  • 寡悔:少有悔恨,表示无愧无憾。
  • 天道:天理或自然法则。
  • :过满,意指过度。
  • 好胜者:好胜心强的人。
  • :残忍,指代遭受的后果。
  • 强梁:强硬、倔强的行为。
  • 致灾:带来灾难。
  • 欲得安乐:想要获得安宁和快乐。
  • 无愆:没有过失。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天道害盈”反映了古代哲学中对“中庸”与“和谐”的追求,强调适度的重要性。
  • “忠信可久安”强调了诚实和信任在个人道德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常见于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嵇康(223年-262年),字叔夜,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音乐家和哲学家。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以其清高的性格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而著称。嵇康的诗歌多反映其对人生、社会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社会动乱与个人道德困境交织,作者以诗歌表达对理想人格与人生哲学的追求,寄托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有力,内容上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中反复提到“忠信可久安”,突出了道德的坚定和内心的宁静。嵇康通过对比谦虚和过度自负的后果,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时常常忽视的真理:过于贪婪和竞争只会带来灾难,反而要以谦和的态度面对生活,才能获得长久的安定。

诗中“天道害盈”一句,令人深思:自然法则并不容许人们的过度追求,而是鼓励一种平衡与适度的生活态度。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的透彻理解,他认为只有无愧于心、诚实守信,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安乐。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适用,提醒现代人要重视内心的道德修养,追求内在的幸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劳谦寡悔:通过努力和谦虚,减少内心的悔恨。
  2. 忠信可久安:坚持忠诚和信任,能带来长久的安宁。
  3. 天道害盈:自然法则惩罚过于贪婪的行为。
  4. 好胜者残:过于好胜的人,最终会遭受到残酷的后果。
  5. 强梁致灾:强硬的态度会引发灾难。
  6. 多事招患:多事生非只会招来麻烦。
  7. 欲得安乐:想要获得安宁与快乐。
  8. 独有无愆:只有没有过失的人才能实现。
  9. 歌以言之:以此歌声表达自己的思想。
  10. 忠信可久安:再次强调忠诚与信任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劳谦寡悔”和“忠信可久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重复“忠信可久安”,加强了主题的表达,突出其重要性。
  • 寓意:通过对比与警示传达深刻的哲理,形成强烈的警示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谦虚、忠诚和信任的重要性,警示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名利,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才能在动荡的社会中获得真正的安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劳谦:象征着勤奋和谦逊的美德。
  • 忠信:代表着诚信与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 :象征着过度,警示人们要适度行事。
  • 安乐:追求的理想状态,代表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这些意象不仅在古代文化中具备重要的象征意义,也与当代社会的道德观念息息相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忠信”是什么意思?
    A. 追求名利
    B. 诚实与信任
    C. 强硬的态度

  2. “天道害盈”意指:
    A. 自然法则惩罚贪婪
    B. 增加财富
    C. 不受限制的追求

  3. “欲得安乐”中“安乐”指的是什么?
    A. 财富和地位
    B. 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C. 外在的荣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嵇康与陶渊明的诗歌都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嵇康更侧重于内心的道德修养,而陶渊明则强调自然与田园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文学史》
  2. 《魏晋南北朝诗歌选》
  3. 《竹林七贤研究》

这些书籍提供了对嵇康及其时代背景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更好地解读其诗作。

相关查询

遣愁 更题 九日 悲青坂 夔州歌十绝句 其一 大麦行 苦战行 百舌 向夕 寄从孙崇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欺公罔法 涸辙枯鱼 聿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包含脂的成语 花梗 鹵字旁的字 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钉是钉,铆是铆 爪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出结 责开头的成语 凭舟 裂叶风 攫为己有 顺风行船 主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