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30
夜闻萧伯和与子上弟读书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少日耽书病得臞,
何曾灯火稍相疏。
如今老懒那能许,
卧听邻斋夜读书。
在年轻的时候,我沉迷于读书,因而身体瘦弱。
那时从未觉得灯火会稍微稀疏。
如今老了懒惰,怎么会允许自己?
我躺在床上,听见邻居的书声在夜里读书。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书卷的热爱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灯火”一词,象征着知识的光辉和读书的氛围。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年老之际,感慨自己在年轻时对读书的热情与身体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无奈。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岁月无情的感叹。开头两句回忆了自己年轻时沉迷于书籍的状态,因而身体消瘦。这里的“病得臞”不仅描述了身体的变化,也反映了当时对知识的追求和投入程度。而“何曾灯火稍相疏”则展示了作者在书香氛围中的精神世界,似乎在暗示即便是夜深人静,读书的光辉也从未消散。
转折至“如今老懒那能许”,作者自省年老懒惰的现状,感慨与年轻时的自己形成鲜明对比。而最后一句“卧听邻斋夜读书”传达了一种无奈和羡慕,尽管自己已无力再读,却依然能听到邻居的书声,仿佛仍然在与书籍相伴。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知识的怀念,表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生命变迁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年轻时读书热情的追忆与对老年懒惰的自省,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少日耽书病得臞”指的是( )。
A. 年轻时身体健康
B. 年轻时沉迷读书
C. 年轻时工作繁忙
“卧听邻斋夜读书”表达了作者的( )。
A. 羡慕与无奈
B. 高兴与满足
C. 忧愁与愤怒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