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闻萧伯和与子上弟读书》

时间: 2025-04-27 14:37:30

诗句

少日耽书病得臞,何曾灯火稍相疏。

如今老懒那能许,卧听邻斋夜读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30

原文展示:

夜闻萧伯和与子上弟读书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少日耽书病得臞,
何曾灯火稍相疏。
如今老懒那能许,
卧听邻斋夜读书。

白话文翻译:

在年轻的时候,我沉迷于读书,因而身体瘦弱。
那时从未觉得灯火会稍微稀疏。
如今老了懒惰,怎么会允许自己?
我躺在床上,听见邻居的书声在夜里读书。

注释:

  • 少日:年轻的时候。
  • 耽书:沉迷于读书。
  • 病得臞:因读书过度而身体瘦弱。
  • 灯火稍相疏:灯光稍显稀疏,表示夜晚读书的情景。
  • 老懒:年老后变得懒惰。
  • 卧听:躺着听。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书卷的热爱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灯火”一词,象征着知识的光辉和读书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年老之际,感慨自己在年轻时对读书的热情与身体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岁月无情的感叹。开头两句回忆了自己年轻时沉迷于书籍的状态,因而身体消瘦。这里的“病得臞”不仅描述了身体的变化,也反映了当时对知识的追求和投入程度。而“何曾灯火稍相疏”则展示了作者在书香氛围中的精神世界,似乎在暗示即便是夜深人静,读书的光辉也从未消散。

转折至“如今老懒那能许”,作者自省年老懒惰的现状,感慨与年轻时的自己形成鲜明对比。而最后一句“卧听邻斋夜读书”传达了一种无奈和羡慕,尽管自己已无力再读,却依然能听到邻居的书声,仿佛仍然在与书籍相伴。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知识的怀念,表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生命变迁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日耽书病得臞:年轻时沉迷读书,因而身体虚弱。
  2. 何曾灯火稍相疏:那时读书的热情使我从未觉得灯光会减少。
  3. 如今老懒那能许:如今年老懒惰,无法像以前那样勤奋。
  4. 卧听邻斋夜读书:只能躺着听邻居晚上读书的声音,感到既羡慕又无奈。

修辞手法:

  1. 对比:年轻时的勤奋与老年时的懒惰形成鲜明对比。
  2. 拟人:灯火的稀疏仿佛在提醒作者时光的流逝。
  3. 象征:灯火象征着知识和热情,而“卧听”则表明了年老后的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年轻时读书热情的追忆与对老年懒惰的自省,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知识和智慧。
  • 灯火:象征求知的热情和夜晚读书的氛围。
  • 邻斋:代表他人勤奋学习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少日耽书病得臞”指的是( )。 A. 年轻时身体健康
    B. 年轻时沉迷读书
    C. 年轻时工作繁忙

  2. “卧听邻斋夜读书”表达了作者的( )。
    A. 羡慕与无奈
    B. 高兴与满足
    C. 忧愁与愤怒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夜闻萧伯和与子上弟读书》《静夜思》均表达了对静谧夜晚的思考和感怀,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读书的追忆,后者则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杨万里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汉宫词 山塞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间燕亭 晚春病起呈择之治臣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伫月亭 迩英阁读毕后汉书蒙恩赐御筵诗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标奇立异 凿空立论 舞态生风 散儒 鱼字旁的字 访举 狼烟大话 饶舌调唇 示字旁的字 一字见心 观者如垛 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包含申的成语 剥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