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瀛洲先生元举叔谈命郡城》

时间: 2025-04-23 14:14:39

诗句

谁遣谈天太逼真,取憎造物得辞贫。

不妨小隐君平肆,戏与人间阅贵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14:39

原文展示

送瀛洲先生元举叔谈命郡城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谁遣谈天太逼真,
取憎造物得辞贫。
不妨小隐君平肆,
戏与人间阅贵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是谁让谈论天命如此真实,仿佛是对造物主的讽刺,确实让人觉得语言贫乏。不过不妨稍微隐退,和君平在闲适中消遣,看看人间的贵族们。

注释

  • :派遣、使得。
  • 谈天:谈论天命、命运。
  • 逼真:真实而又近乎。
  • 取憎:取而憎恨。
  • 造物:造物主,指上天或自然。
  • 得辞贫:得到的辞句却很贫乏,意指话语空洞。
  • 小隐:隐士,指隐居的人。
  • 君平:指朋友或同道中人。
  • :放松、放开。

典故解析

  • 谈天:古代哲学中常常谈论命运、天命的主题,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 小隐:隐士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权贵生活的反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寓意深刻,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个人的思考交融,表达了对命运和世俗权贵的反思。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送瀛洲先生元举叔谈命郡城》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反映了诗人对命运、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作者以“谈天”开篇,表现出对命运之事的探讨,接着用“逼真”形容这种探讨的真实,似乎在讽刺那些对命运的过于执着和深入的讨论,认为这种过于真实的讨论反而让人感到厌恶。接下来,诗人提到“不妨小隐”,这显示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明他希望能远离繁华的尘世,享受更为宁静的生活。最后一句“戏与人间阅贵人”则是对世俗权贵的轻视,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命运与世俗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谁遣谈天太逼真:问是谁让人谈论天命如此真实,表达对这种讨论的疑惑。
    2. 取憎造物得辞贫:暗指对造物主的不满,认为这种讨论的语言空洞无物。
    3. 不妨小隐君平肆:提议与朋友隐居,享受闲暇时光。
    4. 戏与人间阅贵人:轻视世俗的贵族,表现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讽:通过“逼真”与“辞贫”的对比,表达对命运讨论的批判。
    • 象征:隐士的生活象征着对世俗权贵的逃避。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世俗的反叛,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意象分析

  • 命运: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不可控。
  • 隐士:代表自由、宁静的生活方式。
  • 贵人:指代社会的权贵,象征浮华与奢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君平”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一位历史人物
    C. 诗人自己
    D. 诗中的虚构角色

  2. 诗中“逼真”一词主要表达了: A. 真实的命运
    B. 对命运的厌恶
    C. 讨论的深入
    D. 生活的繁忙

  3. 该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权贵的赞美
    B. 对命运的反思
    C. 对隐士生活的描绘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清明》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送瀛洲先生元举叔谈命郡城》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但杨万里更关注命运与隐逸生活的哲思,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壮丽的自然景色与豪放的个性。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 菩萨蛮七首  其六 集句 菩萨蛮 其三 菩萨蛮 其三 广陵邸中,题书尾寄闺人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八 菩萨蛮 菩萨蛮 湖口 菩萨蛮(菊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避的成语 包含剩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衣字旁的字 人口税 走斝飞觞 穴宝盖的字 不哑不聋 赐贡 玩日愒月 风行一时 朝行夕改 钻天杨 山字旁的字 论议风生 学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