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 其四》

时间: 2025-04-30 23:14:22

诗句

云海约,明镜已秋霜。

但愿生还吴季子,何曾形秽汉田郎。

归老有纑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14:22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四
作者: 朱祖谋

云海约,明镜已秋霜。
但愿生还吴季子,
何曾形秽汉田郎。
归老有纑塘。

白话文翻译:

在云海的约定中,明镜般的水面上已经有了秋霜的痕迹。
我只希望能像吴季子那样重返故乡,
而不是像汉田郎那样身败名裂。
归隐之后,希望能在纑塘安度晚年。

注释:

  • 云海约:指云海的约定,象征着黎明和希望。
  • 明镜:比喻水面清澈如镜。
  • 秋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 吴季子: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季子,典型的贤人形象。
  • 汉田郎:指汉代的田郎,历史上被认为是落魄的代表。
  • 纑塘:指一种水域,象征着隐居生活的安静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其诗作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四》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开篇的“云海约”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希望的感觉,暗示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而“明镜已秋霜”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水面如镜,反射出的是秋霜,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下来的“但愿生还吴季子”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也通过吴季子的形象传达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何曾形秽汉田郎”则是对比汉田郎的失落,带有自省的意味。诗人不愿意自己沦落至此,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对理想的坚持。最后一句“归老有纑塘”,则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在晚年能够隐居于自然之中,过上安详的生活。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海约”意指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诗人期望有美好相聚的时机。
  2. “明镜已秋霜”描绘出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的短暂。
  3. “但愿生还吴季子”表达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4. “何曾形秽汉田郎”则是对世俗败坏的反思。
  5. “归老有纑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隐居生活的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明镜,形象地表现出清澈。
  • 对比:通过吴季子与汉田郎的对比,深化了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海”:象征希望与梦想。
  • “明镜”:象征清澈与真实。
  • “秋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脆弱。
  • “吴季子”:象征理想与美好人生。
  • “汉田郎”:象征失落与沦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季子”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 A. 春秋
    • B. 汉代
    • C. 唐代
    • D. 宋代
  2. 诗中“明镜已秋霜”中的“秋霜”象征什么?

    • A. 希望
    • B. 时间流逝
    • C. 富贵
    • D. 归隐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朱祖谋的《望江南 其四》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李白更多地表现出孤独感,而朱祖谋则更倾向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濠州七绝 其一 涂山 双石 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 送郑户曹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食柑 和吴安持使者迎驾 送路都曹(并引) 送程德林赴真州 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评头论脚 改救 包含匾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附骨之疽 撕破脸 钩深致远 白话八股 韋字旁的字 焚林而狩 工读学校 手字旁的字 自劾 骄庸 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