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声声慢 红叶》

时间: 2025-04-29 17:15:34

诗句

雁边霜醉,骛外霞烘,亭皋晚变荒寒。

大海珊瑚,枝柯一幅晴澜。

胭脂是谁多买,付西风吹上林端。

绚秋色,比花开二月,加倍鲜妍。

犹记绿阴浓处,有玉奴消受,閒倚阑干。

点缀笆篱,老来红亦嫣然。

香沟怕他流断,诉愁心珍重题笺。

归路远,望斜阳山外有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5:34

原文展示:

声声慢 红叶
作者:邓潜 〔近代〕

雁边霜醉,骛外霞烘,亭皋晚变荒寒。
大海珊瑚,枝柯一幅晴澜。
胭脂是谁多买,付西风吹上林端。
绚秋色,比花开二月,加倍鲜妍。
犹记绿阴浓处,有玉奴消受,閒倚阑干。
点缀笆篱,老来红亦嫣然。
香沟怕他流断,诉愁心珍重题笺。
归路远,望斜阳山外有山。

白话文翻译:

在雁阵旁,霜气醉人,霞光映照下,傍晚的亭台渐显荒凉寒意。
大海的珊瑚映入眼帘,树枝上绘出一幅晴朗的蓝天。
是谁在秋风中多买了胭脂,随风飘散到林端?
绚丽的秋色,比起二月的花开,更加鲜艳夺目。
我依然记得在浓密绿荫之处,有位美人悠然自得,慵懒地倚在栏杆上。
搭配着篱笆,老了的红叶依然娇艳。
只怕香沟流转断绝,愁苦心情只能珍重地写在笺上。
归途遥远,远望斜阳外还有重山。

注释:

  • 霜醉:霜降时节使人陶醉的感觉。
  • :飞翔,鸣叫的鸟,指雁。
  • 亭皋:指亭子和岸边。
  • 珊瑚:美丽的物象,这里指大海的美景。
  • 胭脂:指红色的彩妆,象征女性的美丽。
  • 西风:秋季的风,带来凉意。
  • 玉奴:美丽的女子。
  • 香沟:花香飘散的地方。

典故解析:

“胭脂是谁多买”一句可能暗指秋天的精致与丰盈,这与古代诗人对美女的描写相关,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邓潜,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期间,以词风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秋冬之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惆怅。

诗歌鉴赏:

整首《声声慢 红叶》流露出一种深沉的秋意和对往昔的怀念。邓潜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色彩和情感的秋天画面。开头几句,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气候变化,霜降的雁群与霞光交织,带来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氛围。接下来的描绘则通过“珊瑚”与“晴澜”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在情感层面,诗人通过“胭脂”与“玉奴”的描写,暗含了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尤其是“老来红亦嫣然”,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尽管老去,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美的追求。

词的结尾“归路远,望斜阳山外有山”,在远望时的惆怅与孤独中,隐含了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体现出一种对人生旅途的哲理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雁边霜醉:描绘秋霜与雁群的幽美情景。
    2. 骛外霞烘:外面的霞光映照,意境开阔。
    3. 亭皋晚变荒寒:晚秋的亭子显得冷清。
    4. 大海珊瑚:美丽自然景象的描绘。
    5. 胭脂是谁多买:暗指秋天的丰盈与女性的美丽。
    6. 绚秋色:比花开更艳丽的秋色。
    7. 犹记绿阴浓处: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8. 点缀笆篱:红叶依旧美丽。
    9. 香沟怕他流断: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担心。
    10. 归路远:对未来的思考与惆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描绘自然景象时,赋予其情感,使之生动。
    • 对仗:整首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 :代表着寒冷,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红叶: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美丽,承载着对过往的怀念。
  • 西风:传达着秋天的凉意,象征着变化与离别。
  • 玉奴:象征着美丽的女子,代表着青春与爱情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 “胭脂是谁多买”指代的是: A. 自然美
    B. 女性的美丽
    C. 秋天的丰盈
    D. 远方的山水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
    C. 怀念
    D. 迷惘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声声慢 红叶》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邓潜的诗更注重秋天的变化与人生的哲理,而李清照则多描绘个人情感与内心的波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 《邓潜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张荆州所寄 和择之韵 和择之韵 和择之赋泉声 和择之赋枯木 和元晦择之有诗见怀 和元晦咏雪 和元晦雪压竹韵 谢韩监芍药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乃作熙熙阳春之诗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乡之人而歌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走西撞 边机 兼程前进 肀字旁的字 宿夕之忧 厂字头的字 包含青的词语有哪些 沉思熟虑 征鞍 迟早 包含骇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青苹风 层出 拂袖而归 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