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5:49
声声慢 华东医院对雨,五月廿四日
作者: 吴湖帆 〔清代〕
碧苑花疏,青坪月媚,撩人幽境情深。
兰畹余芳,偏教蝶梦重寻。
好景和风细雨,诧万方多难登临。
暗凝伫,甚晚烟笼树,夕照渲林。
妙手金刀试剪,似丹荔褪玉,紫绶披金。
一榻维摩,安禅还制龙侵。
奇思不知来去,也未妨顾曲知音。
听环佩,九霄声,遥抚素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碧绿的花园和青翠的草坪,月光洒下,勾起了人们对幽静环境的深厚情感。兰花的香气依然弥漫,仿佛在召唤着蝴蝶再次来访。美好的景色中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与细雨,使人感到无比惋惜,无法尽情享受这绝佳的登高望远的机会。夜色渐深,烟雾笼罩着树木,夕阳的余晖渲染着林间的景致。诗人灵巧的手艺如同金刀般细致,似乎在把丹荔的颜色褪去,披上金色的绶带。坐在维摩的榻上,安静地禅修,却仍然能感受到龙的侵扰。奇思妙想不知何时来去,但这并不妨碍我倾听曲调,感知知音。最后,听着环佩的声响,遥远的九霄之声,轻轻抚摸着素琴。
吴湖帆(1894-1953),字仲华,号湖帆,清末民初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风格清新高雅。吴湖帆的艺术成就不仅限于诗词,还包括绘画和书法。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国历史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声声慢》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花园、草坪、兰花等意象,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幽美的环境。诗人以“好景和风细雨”引入,表达了对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妙手金刀试剪”的描写,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把握和对艺术的追求,表现出一种精致和独特的生活态度。而“奇思不知来去”的句子,则反映了诗人对灵感和创作的思考,暗示着艺术创作的随机性与不可捉摸性。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诗人在优雅的意境中找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从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与智慧。
碧苑花疏,青坪月媚,撩人幽境情深。
兰畹余芳,偏教蝶梦重寻。
好景和风细雨,诧万方多难登临。
暗凝伫,甚晚烟笼树,夕照渲林。
妙手金刀试剪,似丹荔褪玉,紫绶披金。
一榻维摩,安禅还制龙侵。
奇思不知来去,也未妨顾曲知音。
听环佩,九霄声,遥抚素琴。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借景抒情,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碧苑花疏”中的“碧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兰畹”主要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