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0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6:25
金缕曲 秋夕
朱庸斋
漏箭侵帘寂。望中庭银河似水,月波无色。
暝想空林惊寒鹊,应是故枝重觅。
莫负尽天涯消息。冷落齐纨歌尘暗,傍西风容易成疏隔。
空检点,唾花碧。危楼罢酒销魂夕。
恨如今鸳鸯画就,锦梳难织。
待把尊前行云约,分付秋来潮汐。
怕依旧蓬山未识。红腊纵馀当年泪,料多情不向人间滴。
消瘦影,倩谁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秋夕,诗人在窗前感受到夜色的深沉。透过窗帘,银河如水般流淌,月光却显得无色。夜晚的空林中,寒鹊惊起,似乎在寻找旧日的枝头,不禁让人感慨。诗人希望能不辜负天涯的消息,却发现自己身处寂寞的歌声和西风的隔阂之中。回想往昔,醉酒后的心情令人销魂;如今的鸳鸯图案恨不能织成锦绣。诗人希望在酒前与云相约,向秋天的潮汐倾诉内心的思念,但又害怕依旧无法找到蓬莱的踪影。红蜡烛的余光映照着当年的泪水,想必是对多情的思念不会向人间流淌。那消瘦的身影,谁又能记得呢?
作者介绍:朱庸斋,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变迁。他的诗风细腻,常用自然景象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正值作者情感低落之时,可能是对过往感情的追忆与感慨,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金缕曲 秋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其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诗中用秋夜的静谧背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忧伤的氛围。通过对银河、月光和寒鹊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莫负尽天涯消息”的一语中,诗人表现出对外界信息的渴望与期待,但又在“冷落齐纨歌尘暗”中透露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思考。
通过对“鸳鸯”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传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最后几句“消瘦影,倩谁忆”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思索。整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情感更加深刻,意境更为悠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夕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爱情失落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忧伤而又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朱庸斋
C. 杜甫
D. 白居易
“漏箭侵帘”中的“漏箭”指的是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窗帘的状态
C. 冷风的侵袭
D. 月光的照射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家庭
D.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朱庸斋的《金缕曲 秋夕》,并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