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07:54
我又闲游矣。借黄山,三分仙骨,七分灵气。直上莲花峰顶啸,拔地危崖欲紫。消残雪,飞流映翠。我见黄山松古怪,愧山松询我何方士。君裂石,吾居市。荡胸目送云舒势。问天都,女娲炼石,几时临此?石石中流堪砥柱,凡嶂安能比拟。多半是,庸夫俗子。今际登峰谁造极,笔生花,剌向天如纸。休送客,思观海。
我又在闲游了。这次我借着黄山的风光,三分是仙人的气质,七分是灵气。我直上莲花峰的顶端高声啸叫,仿佛要把这拔地而起的悬崖染成紫色。残雪消融,飞流的溪水映照着青翠的山色。我看到黄山的松树古怪,心中愧疚,似乎在向山松请教我是什么样的人。你是裂石的君子,而我却是居于市井的小人。心胸开阔,目送云彩的舒展变化。问天池,女娲炼石,何时来到此地?这一块块石头中流淌的气势堪比磐石,世俗的山峦又怎能与之相提并论?大多数都是些庸俗之人。在这登峰之际,谁能称得上极致?只有手中的笔生出花朵,像纸一样刺向天空。别送客人,我想观海的景象。
何永沂,现代诗人,擅长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创作,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思。
本诗写于作者游览黄山期间,受黄山壮丽风光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金缕曲 黄山游》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感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人在黄山的游历中,感受到黄山的壮丽与神秘,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我又闲游矣”透露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情,接着通过对黄山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观与自己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黄山三分仙骨、七分灵气的独特气质。
“直上莲花峰顶啸,拔地危崖欲紫。”展现了诗人攀登的豪情与壮志,莲花峰的巍峨与高耸令他心生敬仰。而“消残雪,飞流映翠”则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充满了诗意的画面感。
诗中提到的“山松古怪,愧山松询我何方士”,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谦卑与自省,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思考自身的渺小与平凡。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又提出“问天都,女娲炼石,几时临此”,将古老的神话与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黄山的自然美景之余,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探讨。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世俗人与超脱之人的差异,最终回归到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生的反思,表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通过黄山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对生命、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黄山松古怪”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松树的美丽
B) 松树的坚韧
C) 松树的奇特形状
D) 松树的古老
“君裂石,吾居市”中“君”指的是?
A) 庸夫俗子
B) 知识分子
C) 君子
D) 诗人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哲学思考
C) 旅行的乐趣
D) 个人的追求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何永沂的《金缕曲 黄山游》更加注重自然景观与个人心灵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更加细腻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