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1:01
金缕曲 题陈竹珊且高歌图
作者: 周寿昌 〔清代〕
泪洒新亭雨。问苍茫天荒地老,寄愁何处。除却美人花月夜,都是寂寥尘土。幸点笔歌裁金缕。一笛玉鬟能醉客,更喃喃诉尽鹦歌语。山影缺,乱红补。呼童洗砚波凝雾。绕危桥清泉白石,游鱼三数。拌取高歌凭解恨,转怕歌长调苦。尽快意星初月午。试唱晓风杨柳曲,便丝丝怎绾劳人住。浮大白,为君舞。
泪水洒落在新亭的雨中。问那苍茫的天和老去的地,忧愁寄托何方?除了美人在花月夜下,剩下的都是孤寂的尘土。幸好用笔歌唱,裁作金缕。用一支笛子和玉鬟可以使客人陶醉,更能细细诉说那鹦鹉的歌语。山的影子缺失,乱红花儿补充。呼唤小童洗砚,波光里凝聚着雾气。绕着危桥,清泉和白石,游鱼三只可数。拌着高歌来解恨,却又害怕歌声太长调苦。快意的时刻在星光和初月的中午。试着唱起晓风杨柳的曲子,然而那丝丝的曲调怎能让人住下。愿为君舞,浮动在大白中。
作者介绍:周寿昌,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情感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孤寂的感慨。
《金缕曲 题陈竹珊且高歌图》是一首充满抒情意味的词作。开篇即用“泪洒新亭雨”引入情感,画面中渗透着一股淡淡的悲伤。诗人通过“问苍茫天荒地老,寄愁何处”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情感寄托的无奈。接着,诗人借助“美人花月夜”对比,突显了孤寂与美好的对立,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幸点笔歌裁金缕”一句,体现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与对美的追求。使用“笛玉鬟”来描绘音律之美,意象生动,令人向往。后面的“乱红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的画面感,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最后,诗人转向对歌声的反思,表现出对长歌的苦恼与对快意时光的渴求,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整首词作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孤独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有对孤独感的无奈与叹息。用词精炼,意象丰富,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泪洒新亭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快乐时光的渴望?
A. 除却美人花月夜
B. 拌取高歌凭解恨
C. 尽快意星初月午
D. 呼童洗砚波凝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