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0:13
金缕曲 狂歌被酒,赋此剧哀
作者: 程颂万 〔清代〕
艳魄埋无地。幸人间葬花有冢,浇花有泪。月满秦楼箫声冷,吹破人天绿意。吹不散玳筵罗绮。叱起海红帘底雾,怕酒波不撼沧溟起。将时节,一重洗。鄂君留得经年被。损盈盈昨宵风浪,鲛宫尺咫。楚望已无春可饯,相送奈何天里。恨不把花幡揉碎。料得此身无处着,上江楼独把危阑倚。千叠岫,万重水。
这首诗表现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惋惜。艳丽的花朵已无处可埋,幸好人间还有葬花之地,浇灌花朵的泪水也未曾消失。月光照耀着秦楼,箫声显得冷清,仿佛吹散了人间的生机。即使美丽的筵席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忧愁。怕是酒波也无法激起深海的波澜。时光一重又一重地洗刷着记忆,鄂君留给我的,只有那过往的岁月。昨夜的风浪已损害了往日的美好,鲛宫也变得遥不可及。楚地已无春天可供送别,天边的离愁又何以解?恨不得把那花幡揉碎,料想这身躯无处可归,只能在江楼独自倚靠着危栏。远方是千叠的山峦,万重的水波。
作者介绍:程颂万,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景物为主。他的诗词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个人情感的低谷时,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这首《金缕曲》在艺术上展示了程颂万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情感的细腻把握。诗中通过对“艳魄”的描绘,展现了美好事物的易逝与无奈,接着以“月满秦楼箫声冷”的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气氛。诗人在表达对过往的追忆时,巧用“浇花有泪”,将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融合在一起。
此外,诗中反复出现的“吹不散”、“怕酒波”等意象,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复杂性和内心的挣扎。诗人对时节更替的无奈感与对旧地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深沉的忧伤。最后,诗人以“千叠岫,万重水”作为结尾,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仿佛在告诫我们,尽管现实是无情的,但爱与美好的记忆却是永恒的。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愉
B. 忧伤
C. 愤怒
“艳魄埋无地”中的“艳魄”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颜色
“月满秦楼箫声冷”中的箫声给人什么感觉?
A. 欢乐
B. 悲凉
C. 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