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8:14
梅雨又时雨,苏州仍秀州。
客行无六月,农事有三秋。
云气深鸿雁,烟波没白鸥。
衰年惭愧汝,物役几时休。
梅雨又时下,苏州依然秀美。
旅途中已经没有六月的感觉,农事却已进入三秋。
云层厚重,鸿雁飞过,烟波中白鸥隐没。
在这衰败的年份,我对你感到羞愧,什么时候才能解脱于物役之中呢?
诗中涉及的“梅雨”常与江南地区的气候有关,而“鸿雁”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思乡之情。“衰年”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感慨,表明了对社会和自身处境的无奈。
曾几,宋代诗人,字子贞,号白石,出身于江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写于梅雨季节,诗人行旅苏州,感慨于梅雨中的秀美景象与农事的辛劳,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自省与不安。
在《苏秀道中大雨》中,曾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雨季节的苏州,展现了江南特有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首联以“梅雨又时雨”引入,展现了梅雨的频繁与苏州的秀美,透出一种柔和的情感。接着“客行无六月,农事有三秋”将个人的旅途与农事的繁忙对比,暗示了日月轮转中的无奈与焦虑。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云气深鸿雁,烟波没白鸥”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似乎表达着诗人对自由与安宁的渴望。最后一句“衰年惭愧汝,物役几时休”则道出了诗人的忧虑与对生活的反思,表现出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对自我价值的追问。
整体而言,诗歌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与自省,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发出了对生活中繁杂事务的深刻叹息。
诗中提到的“梅雨”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中“客行无六月”的意思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物役几时休”表达了什么情感?
可以将曾几的这首《苏秀道中大雨》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自然与生活的感慨,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思乡之情。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但着重的侧面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