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登玉霄峰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4-26 03:43:24

诗句

白云如屋深复深,白云之外松树林。

别峰线路入云去,直恐西通天姥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24

原文展示:

白云如屋深复深,
白云之外松树林。
别峰线路入云去,
直恐西通天姥岑。

白话文翻译:

白云如同房屋一样,深邃而又深邃,
白云之外是茂密的松树林。
通往另一座山峰的路径直入云端,
我担心那里西边会通向天姥山的山顶。

注释:

  • 白云:指天空中的云朵,形容其厚重和深邃。
  • 如屋:比喻白云的厚度和层次,像房屋一样。
  • 别峰:指其他的山峰,与所登之峰不同。
  • 线路:指通向山峰的路径。
  • 直恐:直觉上感到害怕或担心。
  • 天姥岑:天姥山,是中国著名的山峰之一,常被描绘为仙境般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文晦,元代著名诗人,字子华,号文晦。他在诗歌创作中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作品多表现山水之美和个人情感。曹文晦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大自然的壮丽。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登上玉霄峰,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峰的向往。重阳节是登高的传统节日,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九日登玉霄峰五首 其四》通过描绘登山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思考。首句“白云如屋深复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云层的厚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的“白云之外松树林”,则形成了与白云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层次。松树林的出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空间感。

“别峰线路入云去”一语,表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高峰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直恐西通天姥岑”则流露出一丝对高峰险峻的敬畏,天姥山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象征,更代表着诗人对理想与人生目标的追求与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云如屋深复深:云层的深厚如房屋一般,给人一种压迫感,暗示着自然的广阔和深邃。
  • 白云之外松树林:在白云之下,松树林的存在使得画面更加完整,展现出自然生态的丰富。
  • 别峰线路入云去:通向另一座山峰的道路延伸至云雾之中,象征着探索未知和追求目标的决心。
  • 直恐西通天姥岑:对天姥山的敬畏,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云如屋”,将云层比作房屋,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拟人:云、松树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了生命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高山与云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表达了敬畏自然和探索未知的情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着高远和虚幻,代表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 松树林: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体现自然的繁茂与生机。
  • 山峰:象征着人生的高峰和理想目标,代表追求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云如屋”中“如”字的意思是: A. 像
    B. 到
    C. 和
    D. 是

  2. 诗中提到的“天姥岑”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种动物
    C. 一种植物
    D. 一条河

  3.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欢快
    C. 敬畏与向往
    D.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自豪感;而曹文晦的《九日登玉霄峰五首 其四》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的思考。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人曹文晦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3. 《诗词鉴赏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柳絮 菩萨蛮 丁巳仲冬廿三日与心与联句,寄雏蝉 菩萨蛮 菩萨蛮 回文 菩萨蛮 其二 投诗 菩萨蛮 其十一 菩萨蛮二首 其一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西湖怀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可胜算 谓言 会撮 包含惴的词语有哪些 罢演 卧开头的成语 养痈贻害 采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强渡 寄迹山林 建之底的字 戈字旁的字 量小力微 散行 长字旁的字 压肩叠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