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33
汪子饮我酒,日落南城楼。
百语无一欢,相对如羁囚。
羁囚岂所怀,辛苦难自由。
失妇古云悲,况子罹重忧。
酒半掩袂起,涕泗咽在喉。
四时各有禀,胡为得其秋。
天地尚憯憺,子也复何尤。
汪子与你共饮,日落在南城的楼上。
百般言语都无欢愉,面对面如同囚徒。
囚徒又怎能心怀坦荡,辛苦的心情难以自由。
失去妻子古人常言悲伤,更何况你遭受重忧。
酒喝到一半泪水已涌起,声音哽咽在喉咙。
四季各有各自的特性,为什么偏偏要在此时叹秋呢?
天地间尚且模糊不清,你又何必自怨自艾呢?
冯煦,清代诗人,生活在清代中期。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这首诗写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正值秋天,诗人因与友人共饮而感到孤独和忧伤,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在面对亲情、友情和生命的无常时的感受。
《九日同少符饮 其一》通过描写与友人共饮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诗中开头的“汪子饮我酒”,既是对友人情谊的肯定,也暗示了处境的无奈。日落西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诗人面对的不是欢愉的饮酒场景,而是如同囚徒一般的相对。诗人用“百语无一欢”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挣扎,尽管言语流畅,却无法掩盖心中的沉重情绪。
在表达情感时,诗人借用“失妇”的典故,进一步加强了情感的深度。失去所爱之人,带来的不仅是悲伤,还有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后半部分,诗人用“酒半掩袂起,涕泗咽在喉”展现了因情感而流泪的场景,酒的微醺与泪水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
最后,诗人以“胡为得其秋”反思人生的变迁,四季更迭,人生苦短,面对无常,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解脱的方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汪子”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妻子
D. 亲人
诗人感到的主要情绪是什么?
A. 欢愉
B. 无奈与忧伤
C. 愤怒
D. 轻松
“日落南城楼”象征什么?
A. 结束
B. 开始
C. 欢乐
D. 旅行
答案:1-B,2-B,3-A
冯煦的《九日同少符饮》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常,但冯煦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对兄弟情谊的怀念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