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5:03
点绛唇 重九后五日作
体入虚空,犹然未可为凭据。
真空路。气神相聚。
现世阳神去。若遇知音,此事堪分付。
君听取。莫生疑。
行满天将护。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虚无与现实的思考,虽然身处虚空之中,却仍无法完全依赖于此作为凭证。真空的道路上,气与神的结合仿佛在此聚集。在此世俗生活中,阳光之神已然远去。如果遇到知音,可以把这些心事倾诉给你。希望你能倾听,不要生疑。最后,宇宙的力量将会庇护我们。
作者介绍:尹志平,元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对人生、自然和哲理的思考。他的诗词风格多以简练、深邃见长,常用隐喻与哲理交织。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重阳节后的五天,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作者在此时创作,可能意在反思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首词充分展现了尹志平对人生与宇宙的深刻思考。开头以“体入虚空”引入,带有一种哲学的探讨,似乎在探求生命的本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都在思索个人的存在与价值,这首词则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挣扎与追寻。
接着,诗中提到“真空路”,象征着一种脱离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道路。这样的意象与道教思想相契合,表现出一种对精神生活的向往。随后提到的“若遇知音”,进一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性,知音能让孤独的心灵得到慰藉。
最后几句“行满天将护”,则充满了希望与信念,暗示在宇宙的护佑下,我们的内心追求并不孤单。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沉思以及对知音的渴望,使得整首词在哲理上更加深邃,情感上更为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以及在无常的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体入虚空”中的“虚空”指什么?
“若遇知音,此事堪分付”中的“知音”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