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

时间: 2025-05-01 15:03:00

诗句

才得春来,玉阑西畔花无数。

闲游玩处,只道春常住。

杜宇频催,已是春将去。

空凝伫。

连天飞絮。

不见春归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3:00

原文展示:

才得春来,玉阑西畔花无数。闲游玩处,只道春常住。杜宇频催,已是春将去。空凝伫。连天飞絮。不见春归路。

白话文翻译:

刚刚迎来春天,西边的玉阑栏杆旁花开得数不胜数。闲暇时游玩之处,常常以为春天会永远停留。杜鹃鸟频频催促,已是春天将要离去。空自凝望,满天飞舞的柳絮,却看不见春天归来的路。

注释:

  • 玉阑:指的是一种精美的栏杆,这里用来形容环境的优美。
  • 杜宇:杜鹃鸟,古代文学中常用作春天到来的象征。
  • 凝伫:凝望停留,形容对春天的留恋。
  • 飞絮:指的是柳树的絮状物,象征着春末夏初的景象。

典故解析:

杜宇:杜鹃在古诗中常常与春天相关联,杜宇是杜鹃的别名,传说中杜鹃在春天啼鸣,寓意春天的到来,然而其鸣叫声也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易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珊英,清代女诗人,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她的诗词常常表达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情感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点绛唇》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叹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歌鉴赏:

《点绛唇》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感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诗歌开头“才得春来,玉阑西畔花无数”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繁花似锦,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然而,随着“杜宇频催,已是春将去”的转折,诗歌的情感基调悄然变化。杜鹃的啼叫仿佛在催促春天的结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春天的脆弱。最后的“空凝伫”更是将这种无奈与失落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满天飞舞的柳絮中,对春天的归路感到迷茫与无助。整首词通过对比与反转,使得对春天的赞美与对时间流逝的哀叹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得春来,玉阑西畔花无数”:刚刚迎来春天,西边的栏杆旁开满了花。
  2. “闲游玩处,只道春常住”:在游玩的地方,常以为春天会永远停留。
  3. “杜宇频催,已是春将去”:杜鹃鸟频频啼叫,已知春天即将离去。
  4. “空凝伫”:无所事事地凝视着。
  5. “连天飞絮”:满天飘舞的柳絮。
  6. “不见春归路”:却看不见春天归来的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来”与“春去”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杜鹃鸟的啼叫被赋予了催促的角色,使得春天的离去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春天短暂的感慨,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杜鹃:代表着时间的推移与春天的离去。
  • 飞絮:象征着春末的景象,带有一种轻盈而又稍显忧伤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阑西畔花无数”中“玉阑”指的是: A. 玉石 B. 精美的栏杆 C. 西边的山 D. 花

  2. “杜宇频催,已是春将去”中的“杜宇”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风 D. 一种水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留恋与无奈 C. 愤怒 D.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定风波》

诗词对比:

对比张珊英的《点绛唇》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怀,但张珊英更强调春天的短暂与惋惜,而李清照则多了一分对往昔的追忆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女性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烛影摇红 南昌元夕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二首 其二 烛影摇红·宿雨初霁,偕天随天放两丈人重莅西兴鼓场,枨触前游,感而有作 烛影摇红 次韵 烛影摇红 曲斋来书,极道沪滨游宴之乐,泰华楼集饮后约,恐未及归践赋此却寄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叶遐庵丈客馆小集赋此兼呈黎六禾、詹无庵、陈寂园、冯秋雪、黄咏雩、胡伯孝诸同座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捉刀 包含悫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肴酒 四点底的字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铁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洗耳投渊 楚峡 因变制宜 丈尺权衡 狼开头的成语 摧紧获丑 胸膊 鼠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关门捉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