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9:01
春日闲居
作者: 姚合 〔唐代〕
居止日萧条,庭前唯药苗。
身闲眠自久,眼荖视还遥。
檐燕酬莺语,邻花杂絮飘。
客来无酒饮,搔首掷空瓢。
在这萧条的春日,我在家中闲居,庭前只有一些药苗。
我悠闲地躺着,已经很久没动,眼前的景象依旧很遥远。
屋檐下的燕子和黄莺在互相鸣叫,邻家的花朵和飘散的柳絮交织在一起。
客人来了,却没有酒可以招待,我只能无奈地抓耳挠腮,扔掉空瓢。
姚合(约 779-843),字宗弼,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杭州等地。姚合在诗歌上主要以五言绝句和古体诗见长,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表现出闲适的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而隽永。
《春日闲居》作于春天,诗人可能是在闲暇时光中感受到春日气息,却又因萧条的环境和缺乏酒水而感到淡淡的孤独。诗中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无奈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感受。
《春日闲居》是一首描绘春日闲居生活的诗作,诗人在莺啼燕舞的春日里,却感到日子萧条,庭前只有药苗,似乎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环境的冷清与个人的闲适,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空旷与孤寂的心境。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燕子与黄莺的鸣叫,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而邻家的花朵与飘散的柳絮则增添了春天的气息。然而,当好友来访时,却没有酒水可供招待,这种无奈的情境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浓厚,反映了诗人与世隔绝的孤独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写闲居生活的细节,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惆怅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不仅有对春日美景的描绘,还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闲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欣赏,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居止日萧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萧条
C. 忧伤
D. 激动
诗人庭前的药苗象征着什么?
A. 生机
B. 无趣
C. 富饶
D. 热闹
诗中提到的“檐燕”与“莺”主要表现了哪种意象?
A. 冷清
B. 生机
C. 孤独
D.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