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马诗二十三首 其十四》

时间: 2025-04-28 05:58:19

诗句

香襆赭罗新,盘龙蹙镫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58:19

原文展示:

香襆赭罗新,盘龙蹙镫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白话文翻译:

新织的香囊和赭色的罗帕,像盘龙一样紧紧缠绕在灯笼的鳞片上。回首南边的小路上,谁会说我没有遇到春天呢?

注释:

  • 香襆:香囊,装有香料的袋子。
  • 赭罗:一种红色的丝织品。
  • 盘龙:形容龙的盘绕姿态,寓意美好与生机。
  • 蹙镫鳞:蹙,紧缩;镫,灯笼;鳞,像鱼鳞一样的装饰,形容灯笼的精美。
  • 南陌:南边的小路。
  • 逢春:遇到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典故解析:

“春”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生机、希望和美好生活。诗中的“南陌”与“逢春”结合,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人生的感慨,常常充满了豪放与悲壮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贺的创作高峰期,正值唐代盛世,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歌鉴赏:

《马诗二十三首》中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悠扬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新春的气息,香囊和罗帕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色彩,也传达了春的气息,这种质朴的细节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接下来的两句则回首南边的小路,发出感慨,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生活与感情,质疑是否真的没有迎来春天。在这短短的四句中,李贺用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襆赭罗新:新颖的香囊与红色丝织品,营造出春天的氛围。
  2. 盘龙蹙镫鳞:用“盘龙”形容灯笼的美丽,暗示春天的繁华。
  3. 回看南陌上:回望小路,表现出一种怀旧与思考的情感。
  4. 谁道不逢春:反问句式,强调春天的存在与生活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笼比作“盘龙”,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反问:通过反问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表达对春天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的热爱与渴望,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意象分析:

  • 香襆:象征着温暖与愉悦。
  • 赭罗:代表着春天的色彩与生机。
  • 盘龙: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与繁荣。
  • 南陌:引发对故乡与往昔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香襆赭罗新”中“香襆”是指什么?

    • A. 香囊
    • B. 香水
    • C. 香料
  2. 诗中“南陌”指的是?

    • A. 北边
    • B. 东边
    • C. 南边的小路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渴望
    • B. 对秋天的思念
    • C. 对冬天的感慨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相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贺与王维在春天的描写上各有千秋,李贺侧重于色彩与生机的表达,而王维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与内心感受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送丁南一 送邓侍郎 送陈寺丞守延平 送陈使君二首 送陈鲁叟使君赴广西漕 送陈郎玉汝赴淮南计幕 送陈谏议澈赴边幕二首 送陈监簿造朝 送陈德林巡辖 送潮阳方主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影迹无端 惜疼 包含公的成语 挼摖 牙字旁的字 藕断丝连 弓字旁的字 包含栲的词语有哪些 徙舍 贵不凌贱 彑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驱涉 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之有据 破涕为笑 班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