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来》

时间: 2025-08-04 08:32:52

诗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8:32:52

原文展示:

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
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
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
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
恨血千年土中碧。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临,桐树的风声让壮士心中感到悲苦,
微弱的灯光下,虫鸣啼叫,寒意袭人。
谁在读那青色的简册,想要写下心中的思绪,
却让花虫在纸上留下空洞的痕迹。
今夜思念充满心头,感觉肠子都要扯直,
细雨中,香魂似乎在为书客而悲鸣。
秋天的坟墓中,鬼魂唱着鲍家的诗,
对着千年埋藏的血恨,心中依旧碧绿如昔。

注释:

  • 桐风:指秋风,桐树的叶子在风中摇晃,带来一种悲凉的感觉。
  • 壮士苦:勇士因秋风而感到痛苦,暗指豪杰的孤独与失落。
  • 衰灯:微弱的灯光,象征着孤寂和无助。
  • 络纬:一种夜行动物,声音悲鸣,象征秋夜的凄凉。
  • 青简:古代的书简,象征着文化和知识。
  • 花虫粉空蠹:花虫在书籍上留下的痕迹,象征着文化的消逝与无奈。
  • 香魂:指死者的灵魂,表示对逝去人的怀念。
  • 秋坟:秋季的坟墓,意指对死者的追思。
  • 鲍家诗:指鲍照的诗,体现对文学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号清江,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生于盛唐时期,李贺的诗歌常常表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李贺晚年,正值其人生的低谷,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秋天作为季节的象征,常常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沉思和对逝去的怀念。

诗歌鉴赏:

李贺的《秋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与思念。诗中开头的“桐风惊心壮士苦”便直击人心,桐树的秋风不仅让人感受到寒冷,更传达出一种英雄的苦闷与孤独。接着,微弱的灯光和虫鸣声交织成一幅悲凉的画面,仿佛在为孤独的诗人伴奏。

“青简一编书”的提及,暗示了文化的传承与孤独,诗人仿佛在追问:谁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而“花虫粉空蠹”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纸上的痕迹似乎见证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消失。

随着情感的加深,诗中“雨冷香魂吊书客”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灵魂的怀念与哀伤,似乎在呼唤那些已故的朋友。最后两句提及“秋坟”和“鲍家诗”,则将思绪带向更深层的忧伤,诗人不仅在缅怀个人的遭遇,也在反思历史与文化的沉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结合秋天的意象,展现了李贺对生命、文化和孤独的深刻理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桐风惊心壮士苦”:秋风让勇士感受到内心的痛苦,暗示孤独与无奈。
  2. “衰灯络纬啼寒素”:微弱的灯光和虫鸣声营造出凄凉氛围,表现内心的孤寂。
  3. “谁看青简一编书”:表达对文化的追求和对理解者的渴望。
  4. “不遣花虫粉空蠹”:对文化流逝的无奈与悲哀。
  5. “思牵今夜肠应直”:思念之情让人心痛如绞,难以自已。
  6. “雨冷香魂吊书客”:细雨中对逝者的怀念,表达对书生的怜惜。
  7. “秋坟鬼唱鲍家诗”: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文学的传承。
  8. “恨血千年土中碧”:对历史的痛恨与对文化的珍视,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比作悲苦的象征,增强情感表达。
  • 拟人:将“香魂”赋予情感,使其具象化,增加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忧虑,同时也表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桐风:象征孤独与悲凉。
  2. 衰灯: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无助。
  3. 青简:文化与知识的象征。
  4. 香魂:对逝者的怀念与思念。
  5. 秋坟:历史与死亡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桐风”象征什么?
    • A. 孤独 B. 喜悦 C. 欢腾 D. 迷惘
  2. “衰灯络纬啼寒素”中的“衰灯”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灯 B. 微弱的灯 C. 失去的光 D. 破碎的灯
  3. 诗人对逝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 A. 忽视 B. 怀念 C. 逃避 D. 轻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秋来》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事与个人命运的忧虑。李贺通过秋天的意象表现孤独与思念,杜甫则通过春天的生机反映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失落。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李贺更显悲凉,杜甫则充满期待与惆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画 过破衣庵访阮子昌 梅花扇 夜宿书舍 涌金门见柳 暮春二首 绝句 愤怨诗 次范药庄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批患 包含扼的成语 宝盖头的字 丰取刻与 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尔夕 阴脱 禾字旁的字 一字一板 试演 山眉水眼 心劳意穰 的证 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狼窝虎穴 厂字头的字 包含片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