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2:51
荒冢漫漫长野蒿,
老狐啼雨树萧萧。
子孙已尽山移主,
空剩残碑补断桥。
这座荒凉的坟墓在漫长的野草中,
老狐狸在雨中啼叫,树木萧索。
后代子孙已经绝迹,山也变了主人,
只剩下破碎的碑铭和断裂的桥。
作者介绍:周密(1232年-1298年),字宗道,号曼生,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学者,以其诗词、散文和戏曲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荒冢和凄凉的景象,表达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荒冢》是一首充满悲凉情绪的诗,诗人通过对荒凉坟墓的描绘,反映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首句“荒冢漫漫长野蒿”,展现了一幅广袤的荒野图景,荒冢被野草覆盖,体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接着“老狐啼雨树萧萧”,则通过老狐狸在雨中啼叫的意象,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氛围,仿佛在为过往的悲剧哀悼。
后两句“子孙已尽山移主,空剩残碑补断桥”则更为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子孙的绝迹象征着家族的衰亡,而“山移主”则暗示着世事变迁,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最后的“空剩残碑补断桥”更是揭示了历史的遗留和人际联系的断裂,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时光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家族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感慨。
诗词测试:
荒冢的意象代表什么?
诗中“老狐啼雨”传达了什么情感?
“子孙已尽”说明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