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四》

时间: 2025-04-25 21:27:05

诗句

行门赞唱似吹笙,号诺连珠绕禁城。

五使按临严柝静,夜深初听警场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27:05

原文展示:

行门赞唱似吹笙,
号诺连珠绕禁城。
五使按临严柝静,
夜深初听警场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在宫门前的庆典上,乐声如同笙乐般悦耳,场面热闹。人们的呼喊声连绵不断,宛如串珠般环绕在禁城之中。五位使者在严肃的气氛中巡视,夜深时分,才隐约听到警报声响起。

注释:

  • 行门:指的是宫门,古代宫殿的门。
  • 赞唱:赞美和歌唱,指庆祝活动中的歌声。
  • 号诺:指人们的呼喊和应答。
  • 连珠:形容声音连续不断,像串珠一样。
  • 五使:指五位负责巡逻和维持治安的官员。
  • 按临:巡视,检查。
  • 严柝:指严厉的敲打,形容警卫非常认真。
  • 警场声:警报声,指夜间的警戒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1232-1298),字穆和,号容斋,浙江人,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晚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他的诗词多描写生活、社会风貌及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南郊庆成口号》是周密在庆典活动期间写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安宁,同时也表现了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庆典的气氛,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开头两句描写了庆典中的乐声和人们的欢呼,生动地勾勒出一种喜庆的场面。乐声如笙,清脆悦耳,给人以欢愉之感;人们的呼喊声则体现了热情与活力,形成了一种热烈的欢庆氛围。

而后两句则转向夜晚的宁静,突显了白天的喧闹与夜晚的安详。五位使者的巡视,代表着对国家安全的严格把控,表现出一种对社会治安的重视。夜深时,初听到的警报声则暗示了潜在的危机,给人以警醒。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展现了繁华与宁静、安全与危机之间的微妙关系,传达出一种对国家安稳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门赞唱似吹笙:描绘了宫门前的庆典场景,乐声清脆如笙,传达出喜庆的氛围。
  2. 号诺连珠绕禁城:人们的呼喊声连绵不断,环绕在禁城周围,形容热闹的场面。
  3. 五使按临严柝静:五位官员严肃地巡视,镇守着安全,体现出对治安的重视。
  4. 夜深初听警场声:夜深时,才开始听到警报声,暗示潜在的风险,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赞唱似吹笙”,通过比喻表现乐声的美妙。
  • 对仗:如“号诺连珠”和“五使按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庆典和警戒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安定和繁荣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透露出对潜在危机的警惕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乐声:象征着喜庆和和谐。
  • 呼喊:表现出人们的热情和活力。
  • 使者:象征着权威和安全。
  • 夜晚的警报声:暗示潜在的危险和对安全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乐声的比喻是什么?

    • A. 像乐器
    • B. 像水声
    • C. 像风声
  2. “五使”指的是哪个角色?

    • A. 文人
    • B. 官员
    • C. 商人
  3. 诗中夜深时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 A. 乐声
    • B. 喧闹声
    • C. 警报声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周密的《南郊庆成口号》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状态,但周密更侧重于描绘庆典的热闹,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危机与百姓的苦难,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董其昌秋林书屋用画间题者韵 春草四首 其三 七十自寿十首 其六 江南曲(二首) 周侯古祠 谢病遣怀 其二 平蕃曲三首 白下春游曲七首 杂诗二章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端量 三结尾的成语 先字旁的字 人有脸,树有皮 翩翩风度 青鰶鱼 言近意远 龠字旁的字 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阳艳 根开头的成语 支字旁的字 标遇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守中 虚室上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