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49
凤箫咽。花底寒轻夜月。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罗巾泪暗叠。情人歌声怨切。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十年迥凄绝。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双鳞不渡烟江阔。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羞倚东风翠袖怯。正愁恨时节。南陌。阻金勒。甚望断青禽,难倩红叶。春愁欲解丁香结。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听着凤箫声,感受到花下的寒意与月光的清冷。在兰堂里,四周静谧,香雾缭绕,曾经与瑶姬分别时的怨恨依然在心头。眼泪在罗巾上悄然叠加,情人歌声中充满了怨恨与无奈。热切的情意中,想要离去又难以割舍,柳色与愁绪交织在一起,令我心头更感沉重。十年间的离别,令我感到无比凄凉。想着发髻上那瑶簪的怯意,衣衫褪去如香雪般的芬芳。双鳞无法渡过那宽阔的烟江。自春以来,常有人在水边和花外见到我,羞涩得倚靠在东风中,翠袖轻盈又怯懦。正值愁苦恨意的季节,南陌上,阻碍了金勒的视线。更是渴望断了青鸟的音讯,却难以求得红叶的消息。春愁想要解开丁香结,重新整顿新欢的罗带,旧香的宫箧。凄凉的风景,待见了,心中尽是说不完的情话。
高观国,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风著称,常描写爱情、离愁等主题。
此词写于作者对往昔情感的回忆之际,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深沉思念与难以割舍的情感。
《兰陵王·凤箫咽》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展现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哀怨。开篇便以“凤箫咽”引入,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幽静的氛围,暗示着情感的脆弱与凄凉。接着“花底寒轻夜月”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清冷与孤独,营造出一种为爱而愁的意境。
在意象的运用上,兰堂、瑶姬、青禽等词汇不仅富有诗意,更蕴含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感伤。整首词情感的起伏与变化,恰如春愁的层层叠叠,令人感同身受。而结尾的“凄凉风景”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蕴含着一种无奈与绝望的情绪,令人在感叹之余,忍不住对作者的情感寄托产生深深的共鸣。
整首词围绕爱情的遗憾与思念,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难以释怀的情感,渗透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哀愁。
“凤箫咽”中的“凤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个人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瑶姬”象征什么?
A. 美好爱情
B. 失去的朋友
C. 家乡
诗中的“春愁欲解丁香结”是指什么?
A. 春天的花开
B. 情感的纠结
C. 新的开始
对比高观国的《兰陵王·凤箫咽》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可以发现两者均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但高观国的词更为细腻而愁苦,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柔情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