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7:51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象鼎格仍高,其中不烹饪。
唯将煮浊醪,用以资酣饮。
偏宜旋樵火,稍近馀酲枕。
若得伴琴书,吾将著闲品。
这象形的鼎仍然高昂,里面却不用于烹饪。
只是煮些浑浊的酒液,用来助兴畅饮。
特别适合围着柴火,稍微靠近醉卧的枕头。
如果能有琴书相伴,我就会静心品味这闲适的生活。
作者介绍:皮日休(834-883),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以风趣幽默、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生活和饮酒作乐,反映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繁华、文人雅集的背景下,诗人借酒抒怀,表达对闲适生活和文化追求的向往。
这首《酒枪》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饮酒和闲适生活的热爱。开篇用“象鼎”引入,象征着高贵的生活方式,但随即转向“浑浊的酒液”,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调侃与反思。诗中提到围着柴火,暗示了一种温暖与亲近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夜晚,周围是朋友的欢声笑语。
尤其是最后两句“若得伴琴书,吾将著闲品”,更是道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想向往——在醉意朦胧中,伴随着琴声与书籍,享受那份悠闲的时光。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恰恰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理想,也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关于生活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却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自然,传达了诗人对酒、对友、对文化的热爱,展现了唐代文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来看,诗歌表达了一种对饮酒、闲适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由与文化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象鼎”象征什么?
诗人对“浊醪”的态度是?
“若得伴琴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