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3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32:01
小重山·絜生属题蒲团煮茗图
作者: 袁荣法 〔近代〕
软雾骄尘瘴海浔。
彩毫题不尽,是离襟。
独持幽趣答鸣琴。
瓶笙外,山水有清音。
丹灶日温燖。
大还功就否,苦沉吟。
浮笔山色梦中深。
蒲团坐,谁喻楚骚心。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煮茶的画面,软雾弥漫,尘埃飞扬,浑浊的气息笼罩着湖边。画家用彩笔描绘的情景却无法尽述内心的愁苦,这是一个离愁的心境。我独自欣赏着幽静的情趣,回应着琴声。在我的身边,山水之间传来清脆的音响。
灶上温热的火焰在燃烧,然而我心中的烦恼是否能够得到解决,令人苦苦沉吟。笔下的山色在梦中愈加深邃。坐在蒲团上,谁能理解我内心楚骚的愁苦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袁荣法,近代诗词作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作品常蕴含深邃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生活感到无奈与困惑之时,借助煮茶的日常场景,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小重山·絜生属题蒲团煮茗图》是一首富有抒情性的词作,细腻地描绘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状态。开头的“软雾骄尘瘴海浔”生动地呈现出一个模糊、杂乱的外部环境,与接下来的“彩毫题不尽,是离襟”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作者用“彩毫”描绘出美好的画面,但这种美好却无法完全抒发他心中的离愁。接下来的“独持幽趣答鸣琴”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自省,琴声的回应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安慰,但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孤独的承受。
后半部分的“丹灶日温燖”意象则引入了温暖的火焰,象征着希望与热情,但“苦沉吟”又回归到内心的沉重与反思。最后,诗的结尾“蒲团坐,谁喻楚骚心”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与无奈,令人深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及情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深刻理解,寄托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情感的苦涩体验。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彩毫题不尽,是离襟”中“离襟”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蒲团”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