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重山 辛亥九日莱园登高》

时间: 2025-05-01 19:31:52

诗句

红树萧疏谢傅墩,残山馀一角,付閒云。

手攀丛桂忆王孙,登高泪,岁岁洒清樽。

望远更销魂,夕阳无限好,近黄昏。

可怜破碎旧乾坤,西风紧,南雁不堪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31:52

原文展示

红树萧疏谢傅墩,
残山馀一角,付閒云。
手攀丛桂忆王孙,
登高泪,岁岁洒清樽。
望远更销魂,
夕阳无限好,近黄昏。
可怜破碎旧乾坤,
西风紧,南雁不堪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红色的树木在寒风中凋零,残存的山角被闲云覆盖。我手攀桂树,想念王孙(王勃),登高时不禁泪流,年年岁岁都在清酒中倾洒。远望的景色更让人心痛,夕阳无比美好,却渐渐接近黄昏。可怜的是,曾经完整的世界如今已破碎,西风呼啸,南飞的大雁不忍听闻这悲凉。

注释

  • 红树:指秋天的红叶,象征凋零。
  • 萧疏:形容树木稀疏,景象冷清。
  • 傅墩:古代诗人傅玄,诗中引喻。
  • 王孙:王勃,著名诗人,意指对友人的怀念。
  • 清樽:清酒,表达对往日的怀念和感伤。
  • 销魂:形容心神被景色所吸引,无法自拔。
  • 破碎旧乾坤:指曾经的美好生活已不复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朝崧(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于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友人和故土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小重山》创作于辛亥年九月九日,正值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感慨秋日的苍凉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小重山 辛亥九日莱园登高》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以“红树萧疏谢傅墩”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红色的树木在风中凋零,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与无常。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与自身情感的互动,揭示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手攀丛桂忆王孙”则将思念之情逐渐引向深处,手中攀着的桂树,象征着对友人的怀念,王孙的提及让这份思念显得更加浓烈。诗人在登高的过程中,情感的宣泄使得“泪”成为了流露的直接表现,岁岁年年,清酒相伴,似乎对过往的追忆愈发沉重。

“望远更销魂,夕阳无限好,近黄昏”这一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情绪,夕阳的美好象征着生命的辉煌与即将逝去的惋惜,黄昏的逼近则让人更加感受到时间的紧迫与不可逆转。最后的“可怜破碎旧乾坤,西风紧,南雁不堪闻”将全诗提升至一种悲剧的高度,破碎的旧世界与不堪忍闻的南雁,既是对国家的忧虑,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以自然的变化折射出心中的惆怅与哀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与逝去的哀伤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树萧疏谢傅墩:红色的树木稀疏,仿佛在为傅墩(古代诗人)送行,传达一种秋天的凋零感。
  2. 残山馀一角,付閒云:残留的山角隐约在闲云之间,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意境。
  3. 手攀丛桂忆王孙:手中攀着桂树,回忆起王孙,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4. 登高泪,岁岁洒清樽:登高时不禁泪流,年年岁岁都在酒中倾洒,表现出对往事的感慨。
  5. 望远更销魂:远望景色更加令人心痛。
  6. 夕阳无限好,近黄昏:夕阳的美好却已接近黄昏,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
  7. 可怜破碎旧乾坤:可怜的是曾经美好的世界已然破碎。
  8. 西风紧,南雁不堪闻:西风呼啸,南飞的大雁听不下去这悲凉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如“夕阳无限好”比喻美好事物的短暂。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南雁不堪闻”表现出对悲伤的同感。
  • 对仗:诗中运用对称的句式,使得意境更加和谐,如“岁岁洒清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示了秋天的悲凉与人生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树:象征生命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
  • 丛桂:代表友谊与思念。
  • 夕阳:象征美好的事物即将结束。
  • 西风:象征悲凉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孙”是谁?

    • A) 王勃
    • B) 王阳明
    • C) 王维
    • D) 王羲之
  2. 诗中“夕阳无限好,近黄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 C) 对友谊的珍视
    • D)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西风紧,南雁不堪闻”中“南雁”象征什么?

    • A) 归乡的心情
    • B) 离别的痛苦
    • C) 友人的思念
    •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王勃
  2. B) 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3. B) 离别的痛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秋夕》 by 刘希夷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写登高的情景,表达对时光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奈,但更加沉重与悲壮。
  • 刘希夷的《秋夕》:展现了秋天的孤独与思念,与林朝崧的诗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更为温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林朝崧研究》

相关查询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水红 任廷平归京 送潘士方建昌 丫头石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早行道中相逢 閒咏寄呈次道 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送白秀才福州省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无字旁的字 篡贼 佚君 杯中之物 卭蓌 抓头挖耳 巨细无遗 知人则哲 龜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赐墙及肩 请水 词言义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