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重山 其二 和湘真词》

时间: 2025-04-23 08:29:34

诗句

梦里秦淮清夜游。

银罂檀板地、几经秋。

青溪如带掌中流。

三十曲,曲曲木兰舟。

锦瑟伴空侯。

春江花月里、不曾愁。

折梅何日下西洲。

音信断,愁上阅江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29:34

原文展示:

梦里秦淮清夜游。银罂檀板地几经秋。青溪如带掌中流。三十曲,曲曲木兰舟。锦瑟伴空侯。春江花月里不曾愁。折梅何日下西洲。音信断,愁上阅江楼。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我在秦淮河的清夜里游玩。银色的罂粟花与檀木的板凳,经历了多少个秋天。青溪如同带子在手心中流淌。三十个曲子,每一个曲子上都有木兰船。锦瑟伴随着空中的游子。在春江花月之下,我从未感到忧愁。什么时候才能折梅到西洲呢?音信断绝,愁苦在阅江楼上升起。

注释:

  • 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历史悠久,是文人雅士游玩的胜地。
  • 银罂:银色的罂粟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事物。
  • 檀板:古代乐器,常用于伴奏,象征着音乐的悠扬。
  • 青溪:清澈的溪水,寓意柔美的自然景观。
  • 曲曲木兰舟:指木兰舟上的曲子,表现出乐曲的婉转动人。
  • 锦瑟:一种美丽的丝织品,这里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与情感。
  • 西洲:指西洲地区,古代诗中常用作思念之地。

典故解析:

“秦淮”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河流,承载了众多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折梅”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禛(1640-1710),字茂荫,号天池,清代诗人,善于山水诗和词,受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影响,作品中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小重山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王士禛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在清代的社会环境下,文人多以江南水乡的景色抒发情感,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梦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在秦淮河上游玩的清夜场景,展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梦里秦淮清夜游”,便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恬静的氛围,正如梦境般的美好。接下来的“银罂檀板地几经秋”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去的感慨。

诗中“青溪如带掌中流”将水的柔美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结合,表现出一种轻盈的意境。而“三十曲,曲曲木兰舟”则以音乐进一步渲染了场景的动感,令整首词更加生动。

后半部分转入对情感的思索,“春江花月里不曾愁”表达了诗人曾经的无忧无虑,而“音信断,愁上阅江楼”则揭示了如今的孤独与忧伤,形成鲜明对比,情感更为深刻。整首词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王士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惋惜,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里秦淮清夜游:在梦中游览秦淮河的清夜,营造出梦幻的氛围。
  2. 银罂檀板地几经秋:银色的罂粟花与檀木的板凳,经历了多少个秋天,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青溪如带掌中流:清澈的溪水如同带子在手中流淌,寓意柔美的自然景观。
  4. 三十曲,曲曲木兰舟:每个曲子上都有木兰船,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增添生动。
  5. 锦瑟伴空侯:美好的事物伴随着空中的游子,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
  6. 春江花月里不曾愁:在春江花月之下,从未感到忧愁,表现出曾经的快乐。
  7. 折梅何日下西洲: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怀念,隐含对失去的惋惜。
  8. 音信断,愁上阅江楼:音信的断绝引发愁苦,情感更加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溪如带”,将溪水比作带子,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对称,韵律感强。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得场景更具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秦淮河的美丽夜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与对失去爱情的无限惆怅,表现了深厚的文化意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淮:象征着文化与历史,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春江:代表着生机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
  • 梅花:象征美好的事物与情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秦淮”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南京
    • C. 上海
    • D. 西安
  2. 诗中“银罂”象征是什么?

    • A. 美丽的事物
    • B. 失去的爱情
    • C. 自然的景观
    • D. 富贵的生活
  3. 诗中“春江花月里不曾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怀念
    • D. 渴望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王士禛的《小重山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情感的惆怅,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后者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王士禛诗词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临江仙十四首 其一 临江仙十四首 其十三 临江仙 五华山住夏,时有道众见,以词赠之 临江仙(张静甫之母夫人生日) 临江仙 临江仙 同前 临江仙 七夕 临江仙慢 临江仙 临江仙 题南通州费氏澹远楼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包含抛的成语 血字旁的字 喻皓 将助 包含逭的词语有哪些 空头人情 火字旁的字 九旋之渊 更阑人静 爻字旁的字 征搜 蛇杯弓影 麦字旁的字 骚屑 鬼字旁的字 莈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