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4:59
游山 其二
作者:吴与弼 〔明代〕
胜游欲罢驾言还,
山水盘回趣更玄。
试问丹青难状处,
朗吟人在白云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山水的愉悦之情。游玩到尽兴之时,不愿意离开,又想要回去。山水的曲折变化让人感到更加深邃有趣。我想问,画家笔下描绘的地方是否能表现出这种迷人之处呢?朗诵诗歌的人却正身处在白云之旁。
“丹青”在古代常用来指代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古人常用山水画表达自然之美,强调与自然的亲近与融合。而“白云边”则隐喻一种诗意的境界,代表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作者介绍:吴与弼(1535-1615),明代诗人,字子英,号梅溪,出生于江西。他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文人对自然的崇拜与探索时期,诗歌中展现了文人对山水之美的赞赏与对生活的思考。
《游山 其二》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的开头“胜游欲罢驾言还”,通过描述游山的乐趣,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的愉悦和不舍。在“山水盘回趣更玄”中,诗人用“盘回”形象地描绘出山水的曲折与深邃,暗示景色的变化无常,让人感到新奇和神秘。
接下来的“试问丹青难状处”,诗人引入了绘画艺术,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即使是优秀的画家,也难以真实地描绘出这种自然的美景。这个问题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一句“朗吟人在白云边”则将诗人自身与自然完美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沉醉与融入,仿佛在白云之间吟诵,体现了诗歌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吴与弼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艺术表现力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胜游”意思是:
A. 不好的游玩
B. 美好的游玩
C. 无聊的游玩
D. 乏味的游玩
“丹青”指的是:
A. 音乐
B. 绘画
C. 诗歌
D. 舞蹈
诗人所说的“朗吟人在白云边”表达了什么?
A. 人与自然的隔阂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人对自然的无所谓
D. 人不在自然中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