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5:42
浣溪沙
杨柳烟深五凤楼。
绣帘风飏玉梭球。
夜寒谁伴锦香篝。
残月有情圆晓梦,
落花无语诉春愁。
宝笙偷按小梁州。
在烟雾缭绕的五凤楼旁,杨柳依依。
绣帘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像玉制的梭子在飞舞。
夜晚寒冷,不知谁能伴我共度这香气四溢的夜晚。
残月似乎有情,照亮了我圆满的梦,
而落花则无声无息地倾诉着春天的愁绪。
我悄悄地在小梁州上弹奏着宝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生活情趣及人际关系,常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诗作生于宋代,这一时期政治安定、文化繁荣,士人常借诗词抒发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本诗体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浣溪沙》展现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中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五凤楼的烟雾缭绕,杨柳轻拂,绣帘飘动,营造出一种梦幻而浪漫的氛围。这种氛围与诗人的情感相得益彰,表现出一种孤独而惆怅的心境。
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环境,生动地表现了夜晚的美丽与静谧。接下来,诗人流露出对陪伴的渴望,夜寒之际,谁能共度这香气四溢的夜晚,显得格外孤独。随后,残月和落花的意象交织在一起,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愁绪。
最后一句“宝笙偷按小梁州”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种音乐的表达,仿佛让整个场景都变得更加动人与富有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友情的渴望,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绣帘”象征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残月”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