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0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9:58
小重山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岸柳黄深绿渐饶。
林塘初雨过,涨蒲萄。
秋千亭榭彩旗交。
莺声里,春在杏花梢。
慵整翠云翘。
眉尖愁两点,倩谁描。
斜阳芳草暗魂销。
东风远,犹凭赤阑桥。
河岸边的柳树,黄叶与深绿色交织渐渐丰盈。
刚刚下过雨的林塘,水面上漾起了蒲萄。
秋千和亭阁之间,彩旗迎风飘扬。
莺鸟的歌声中,春天在杏花的枝头悄然绽放。
我懒洋洋地整理着云鬓,
眉头上愁苦的两点,谁能为我描绘?
斜阳洒在芳草上,恍惚间灵魂似乎消散。
东风依旧远去,我仍然倚靠在赤阑桥上。
陈允平,南宋时期的词人,生于诗词盛行的时代。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此诗写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生活有关,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时值春季,万物复苏,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忧愁的思考。
《小重山》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惆怅。开篇以“岸柳黄深绿渐饶”引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河岸景象,黄绿搭配,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接着描写“林塘初雨过,涨蒲萄”,雨后的清新与丰盈,体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及生命力。随后提到“秋千亭榭彩旗交”,秋千和亭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休闲氛围。而“莺声里,春在杏花梢”则将听觉与视觉结合,鸟鸣与花开交融,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慵整翠云翘”体现出一种懒散的生活态度,而“眉尖愁两点,倩谁描”则流露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诗人在美好的春景中却感到心中的忧伤。最后两句“斜阳芳草暗魂销,东风远,犹凭赤阑桥”结合了时间与空间的感悟,斜阳与芳草的意象,暗示了时光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东风象征着春天的离去,诗人在桥上倚靠,既是对过往的沉思,也是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同时流露出对生活中忧愁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渗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岸柳”指的是哪种树?
填空题: “斜阳芳草暗魂销,东风远,犹凭__。”
判断题: 诗中的“蒲萄”代表着忧愁和无奈。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