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5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58:21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朝画眉,莫画眉,画眉日日生春姿。长安已知京兆怃,有司直奏君王知。君王毛举人间事,不咎人间夫妇私。
将这首诗翻译为白话文,可以理解为:
早晨画眉,别再画眉,画了眉妆恰似春天的姿态。长安已经明白了京兆的怃事(忧愁),有官员向君王奏报此事。君王在乎人间事务,不追究夫妇之间的私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年-1350年),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子华,号天池,出生于江苏。其诗风清丽、情感细腻,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美的描写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权力的思考。
《眉怃词》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诗前半部分以“画眉”作为引子,象征着年轻的美丽与春天的生机,展现了生命的活力。然而,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逐渐引入了更为沉重的主题——“京兆怃”。在这里,杨维桢不仅描绘了个人情感的美,还引发了对社会政治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长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无数的历史与故事,而“有司直奏君王知”则暗示了官员对于民生的关注与反馈。君王愿意倾听百姓的声音,体现了理想的统治者形象,然而其中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语言上却富有深意,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与忧愁的复杂感受。最终,诗人似乎在美与丑、爱与恨之间找到了某种平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表现了对人生复杂性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画眉”象征什么?
A. 美丽与青春
B. 忧愁与失落
C. 权力与统治
D. 信仰与希望
诗中“长安”代表了什么?
A. 乡村生活
B. 繁华与权力
C. 个人情感
D. 自然风光
君王在诗中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A. 冷漠与无情
B. 理解与关注
C. 忧虑与猜忌
D. 绝望与放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更好地理解《眉怃词》的深意,体会诗人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