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5:31
碎玉杯
唐太弟,礼贤能。
玉杯传玩轻国士,
宝器何重士何轻?
元城老臣怒生瘿,
取杯掷地玻璃声。
唐太弟,谢君罪,
比君笔头公,
荣名千万载。
唐太宗是个礼贤能的君主,他将玉杯传给有才华的国士,但这珍贵的宝器在士人面前显得轻如鸿毛;在元朝的城中,老臣因愤怒而生了瘤,取起这杯子狠狠地掷在地上,发出如玻璃般的响声。唐太宗啊,我向您谢罪,不如您笔下的公文,荣名也只能延续千万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唐太宗李世民以礼贤下士著称,旨在强调对有才之士的尊重与重用。而“玉杯”则象征着权力与地位,诗人借此表达对现状的不满与讽刺。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常以现实主义的观点反映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讽刺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作者对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现状有深刻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权力与士人关系的反思,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懑。
《碎玉杯》以唐太宗李世民为引子,开篇即将其作为礼贤能的统治者引入,强调了贤能的重要性。然而,随即转向对“玉杯”的讨论,象征着当时的权力与地位。诗中隐含的情感是对权力的冷漠与对人的轻视,突显了“宝器何重士何轻”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士人的无奈与失望。
元城的老臣因愤怒而摔杯,发出玻璃般的响声,这一行为既是对权力的反抗,也是一种无声的控诉,表现出当时士人的心境。在最后几句中,诗人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唐太宗的谢罪,但却也流露出对现实的冷嘲热讽,显示出一种无力感与讽刺意味。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鲜明的对比,通过“玉杯”这一意象联结起历史与现实,形成了深刻的社会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失望与对权力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有才士人境遇的同情,强调了历史的无情与现实的冷漠。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唐太宗在诗中被称为哪个称号?
A. 唐太宗
B. 唐太弟
C. 唐皇
D. 唐君
诗中所提到的“玉杯”象征什么?
A. 权力与地位
B. 财富
C. 士人
D. 文化
元城老臣因何而愤怒?
A. 政治腐败
B. 权力的轻视
C. 社会动乱
D. 个人私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