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0:56
感事六首
作者: 顾梦圭 〔明代〕
画戟门前车马稀,
东市洒血沾朝衣。
双眸只辨斗间气,
中台转盼无光辉。
华亭清泪如哽咽,
月中空唤行人归。
君不见法家火瓮吁可怖,
他年恐堕厓州户。
在画戟门前,车马稀少,
东市的地面上,鲜血沾染了朝服。
我只用双眼辨别斗争的气息,
在中台回首,心中无光辉。
华亭的泪水宛如哽咽,
在月下空呼唤行人归来。
你难道没有看到法家的火瓮,真令人恐惧,
未来恐怕会堕入厓州的困境。
作者介绍:顾梦圭,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作多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感受,风格沉郁悲凉。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战争、流血和人心惶惶的描绘,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担忧。
《感事六首》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敏锐洞察与强烈的不安。开篇的“画戟门前车马稀”,便充满了战乱的气息,车马稀少是战争的直接后果,暗示着人们的恐惧与不安。接着“东市洒血沾朝衣”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暴力,鲜血沾染了朝服,象征着权力与血腥的交织。
紧接着,诗人用“双眸只辨斗间气”表达了对斗争与冲突的敏感,似乎在不断地观察着社会的变化与动荡。“中台转盼无光辉”则是一种深刻的失望,原本充满希望的地方如今却暗淡无光,反映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华亭清泪如哽咽”,表露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故人的思念,而“月中空唤行人归”则是一种无奈的呼唤,表现出对失去的渴望与对归属感的追求。最后两句“君不见法家火瓮吁可怖,他年恐堕厓州户”,则是对未来的警示,暗示着若不改变现状,必将落入更加悲惨的命运。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明代社会的复杂与动荡,诗人在其中的无奈与悲哀更是触动人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围绕对社会动荡的反思,渗透着对人生命运的忧虑,表现出诗人深切的关怀与对未来的担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市洒血”是指什么?
A. 战争的残酷
B. 市场繁荣
C. 人民幸福
“华亭清泪如哽咽”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痛
C. 愤怒
“君不见法家火瓮吁可怖”中的“火瓮”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暴力与压迫
C. 自由与和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