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慧山》

时间: 2025-05-02 06:45:43

诗句

龙山慧山两山云,出能为雨入为晴。

云山之气有敛散,敛散之理斯为神。

我庐山下为小隐,云为动兮山为静。

悠然而出物之泽,屹然而峙地之镇。

我见云山善与俱,云山无情不见余。

我比云山多此见,不如一似云山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5:43

原文展示:

龙山慧山两山云,出能为雨入为晴。
云山之气有敛散,敛散之理斯为神。
我庐山下为小隐,云为动兮山为静。
悠然而出物之泽,屹然而峙地之镇。
我见云山善与俱,云山无情不见余。
我比云山多此见,不如一似云山无。

白话文翻译:

龙山和慧山被云雾笼罩,两山之间的云,能让天降雨水,也能使天放晴。
云与山的气息有聚散之道,聚散的道理真是神奇无比。
我隐居在庐山脚下,云是活动的,山则是静止的。
云雾悠然显现,山巍然屹立,稳定大地。
我看到云和山的和谐美好,而云山却无情,不留情面。
我比云山多了这样的见解,但不如一味像云山那样无所执着。

注释:

  • 慧山:一个位于中国的山名,象征智慧与灵性。
  • 云山之气:指云和山所散发的气息,形容它们的变化。
  • 小隐:隐居生活的人,指诗人自我归隐的状态。
  • 悠然:形容自然、从容的样子。
  • 屹然:形容高耸而稳固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重珍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哲理性的思想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融汇个人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道家思想与隐逸文化的影响。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隐居生活的时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对云山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云山的变幻与个人的内心感受紧密相连。诗人在自然中寻求灵感,云山的气息与变化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前两句对云山天气变化的描述,表现出自然的无常与美妙。而后面的“我庐山下为小隐”,则引入了诗人的自我定位,体现出他选择隐居的淡泊与宁静。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诗人自觉与云山相比,虽有更多的见解,却不如云山那样无执无求。这种反思让诗歌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也让人心生向往,向往那种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整首诗在自然的描写中渗透着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内心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山慧山两山云:描绘了两座山被云雾笼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2. 出能为雨入为晴:强调了云的变化无常,直接影响天气。
  3. 云山之气有敛散:指云与山之间气息的聚散,暗示自然规律。
  4. 敛散之理斯为神:表现出对自然规律的崇敬,认为其奥妙神奇。
  5. 我庐山下为小隐:自我定位为隐士,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6. 云为动兮山为静:对比云的动态与山的静态,表现出自然的平衡。
  7. 悠然而出物之泽:描述云雾的悠然流动,象征自然的和谐。
  8. 屹然而峙地之镇:山的巍峨,象征着稳固与永恒。
  9. 我见云山善与俱:诗人感受到云山的和谐美。
  10. 云山无情不见余:云山的无情,反映出自然的冷漠。
  11. 我比云山多此见:诗人自觉自己有更多的见解。
  12. 不如一似云山无:感叹不如云山那样无所执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山的变化比作人的情感状态,增添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云为动兮山为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云山以情感,增加了自然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同时也反思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对道家思想的理解,追求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变化与无常,代表自然的力量。
  • :象征稳定与永恒,代表人类的理想与追求。
  • 小隐:代表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龙山慧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浙江 C. 安徽 D. 云南

  2. 填空题:诗中提到“云为动兮山为静”,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状态?(填“动态”或“静态”)

  3. 判断题:诗人认为自己的见解比云山更深刻。 (对/错)

答案:

  1. C
  2. 动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中的自然情感相呼应。
  • 《山中问答》 (王维):同样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与本诗对比,都是描写自然与隐逸生活,但《山中问答》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对话。
  • 《静夜思》更注重表现内心的情感,与本诗描绘的自然哲理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隐逸文化研究》

以上内容为《题慧山》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蔡十二之海上(时在卫中) 同李九士曹观壁画云作 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 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 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 赠杜二拾遗 部落曲 渔父歌 寄宿田家 题李别驾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假黄钺 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恸哭流涕 有耻 玄字旁的字 产植 纫箴 包字头的字 如胶如漆 春光漏泄 失魂丧魄 高结尾的成语 何足道哉 包含饰的词语有哪些 平治天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