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仙歌 用坡公韵》

时间: 2025-04-27 07:08:50

诗句

曾持绣帕,拭檀奴珠汗。

奉倩余香袖罗满。

记招凉、玉砌双扑流萤,娇喘定,茉莉钗旁发乱。

鉴鸾羞照影,重抿鬟云,俗粉庸脂薄花汉。

底物喻郎心,比似春驹,拚一日、绕花千转。

算不栉、才人最怜才,把钿合香囊,尽将诗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8:50

原文展示:

曾持绣帕,拭檀奴珠汗。
奉倩余香袖罗满。
记招凉玉砌双扑流萤,
娇喘定,茉莉钗旁发乱。
鉴鸾羞照影,重抿鬟云,
俗粉庸脂薄花汉。
底物喻郎心,比似春驹,
拚一日绕花千转。
算不栉才人最怜才,
把钿合香囊,尽将诗换。

白话文翻译:

曾经用绣帕擦拭檀奴的珠汗,
奉上余香的袖子,罗衣满载芬芳。
记得在凉爽的玉石阶上,双双扑捉流萤,
娇喘声中,茉莉钗边的发丝凌乱。
镜子里的鸾鸟羞于映照自己的影子,
重重捻弄着鬟发,俗气的粉妆薄如花瓣。
此情此景可比喻郎君的心意,
如同春天的小马,拼命围绕花朵千转百回。
算来不如才子最怜惜才女,
把金钿合香囊,尽数换为诗篇。

注释:

  • 檀奴:指的是一种女子的称呼,可能是指美丽的女子。
  • 流萤:萤火虫,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景象。
  • 茉莉钗:用茉莉花制成的发钗,象征美丽与芬芳。
  • :一种美丽的鸟,常常象征美好和高贵。

典故解析:

  1. “流萤”: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流萤常象征着青春、爱情和浪漫,常用来营造夜晚的氛围。
  2. “重抿鬟云”:这里的“鬟云”指的是发髻,表达了女子对自身美丽的在意与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绘爱情、自然等主题,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诗词美的时刻,樊增祥借助细腻的笔触描绘爱情的细腻与美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洞仙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情感的爱情场景。从开头的“曾持绣帕”到结尾的“尽将诗换”,整首诗充满了对爱情真挚而深刻的表达。诗中描绘的女子形象,既是美丽的化身,也是爱情的寄托。她的每一个细节都被仔细捕捉,展现了樊增祥对女性之美的赞美。

诗中的意象如“流萤”、“茉莉钗”、“鸾鸟”等,构成了一个浪漫而绚丽的爱情梦境。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相得益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画面感。尤其是“拚一日绕花千转”,不仅道出了爱情的执着与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期待。

同时,诗的结尾部分通过“把钿合香囊,尽将诗换”将爱情与诗歌紧密联系,强调了艺术与情感的相互渗透。这不仅是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对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持绣帕,拭檀奴珠汗。”
    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女子的细心呵护,体现出温柔与关怀。

  2. “奉倩余香袖罗满。”
    说明女子的香气弥漫,衣袖如罗,暗示她的高贵与优雅。

  3. “记招凉玉砌双扑流萤,”
    描绘了在清凉的夜晚,双双扑捉流萤的浪漫情景。

  4. “娇喘定,茉莉钗旁发乱。”
    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因娇羞而气喘,发丝凌乱的状态,展现了动人的美。

  5. “鉴鸾羞照影,重抿鬟云,”
    反映了女子对自身形象的在意,展现出其内心的羞怯。

  6. “俗粉庸脂薄花汉。”
    对于世俗的肤浅之美的反思,渗透出对真情的渴望。

  7. “底物喻郎心,比似春驹,”
    将爱情比作春天的小马,生动形象,表达了爱情的活泼与跳跃。

  8. “拚一日绕花千转。”
    尽显对爱情的执着。

  9. “算不栉才人最怜才,”
    表达了对才子的赞美与对才女的珍视。

  10. “把钿合香囊,尽将诗换。”
    将情感与艺术连接,表达了对美与诗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爱情比作春驹,形象生动。
  • 拟人:流萤与鸾鸟被赋予了情感,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爱情的细腻与美好展开,表现了对真挚情感的珍视与追求。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与多样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理解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风雅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萤:象征青春与爱情的美好。
  • 茉莉钗:代表女子的美丽与芬芳。
  • 鸾鸟:象征高贵与羞怯,反映女性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以下哪个意象在诗中代表爱情的美好?

    • A. 流萤
    • B. 鉴鸾
    • C. 俗粉
  2. 诗中提到的“春驹”最能表达什么情感?

    • A. 执着
    • B. 悲伤
    • C. 失落
  3. 诗人用什么来比喻郎君的心意?

    • A. 冰雪
    • B. 春驹
    • C. 碧水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小梁州》:同样展现了对爱情的细腻描绘。
  • 《钗头凤·世情薄》:表达了对爱情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樊增祥的《洞仙歌》在描绘爱情的细腻上有相似之处,李清照的词更为婉约,樊增祥的诗则显得更加生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樊增祥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西湖限韵一首 西湖书景四首 其三 西湖戏作示同游者 西湖同李水部孟玉詹进士泮 西湖积庆寺观宋理宗皇帝及帝炳闫妃遗像二首 其二 西湖春晓 西湖荷花 西湖十咏 其四 西湖曲五首 其一 西湖竹枝词(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尣字旁的字 敲骨榨髓 匕字旁的字 履汤蹈火 前倨后卑 七舌八嘴 髟字旁的字 边缘海 诗图 片石韩陵 格天彻地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竹疏衣 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