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8:46
洞仙歌
风摇丹髻,叶翦西岩树。岁律峥嵘又如许。看千峰倒影,浮动觥船,纱窗外,万幅鲛绡斗舞。五弦弹不尽,碧落天高,隐隐孤鸿向云度。送斜红敛尽,催上蟾钩,金风细,点破瑶阶白露。任笛声吹残一帘秋,看人栏,暮云高处。
风吹动丹色的发髻,树叶在西边的山岩上轻轻摇曳。岁月如同这般峥嵘又已过去。看到千峰的倒影,浮动在酒船上,纱窗外,万幅鲛绡如同舞蹈。五弦琴声无尽,天高气爽,隐约有孤鸿飞向云端。送走了斜阳的余晖,催促着月亮升起,微风细细,打破了瑶阶上的白露。任凭笛声吹散了一帘秋意,望着人栏,暮云高处。
作者介绍:葛郯,宋代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在宋代,士人常常在秋天的时节,聚集于山水之间,吟诗作对,借此抒发情感和展现才华。此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洞仙歌》是一首描绘秋日山水景色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的“风摇丹髻,叶翦西岩树”便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动人的场景,风的轻柔和树叶的摇曳,渗透出一种轻盈的美感。而“岁律峥嵘又如许”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唤起读者对往昔的追忆。
接下来的“看千峰倒影,浮动觥船”,描绘了一幅山水与人文相交融的画面,倒影中的山峰与酒船相映成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诗的后半部分,音乐与秋意交织,五弦琴声的悠扬与孤鸿的飞翔,构成了一幅秋天的图景,笛声和暮云的意象则更增添了情感的深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的反思,既有自然之美的展现,也有心灵深处的感触,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又有对自然的热爱,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洞仙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千峰倒影”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中“孤鸿”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