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7:36
霜馀汉水浅,野迥朔风寒。
炊黍香浮甑,烹蔬绿映盘。
心安失粗粝,味美出艰难。
惟恨虚捐日,无书得纵观。
霜后汉水变得很浅,远处的田野在北风中显得寒冷。
蒸熟的黍米香气飘散,烹饪的蔬菜绿意盎然映照在盘子里。
心中安宁不再粗糙,味道的美好来自于艰难的生活。
唯独遗憾的是空虚地浪费了日子,没有书本让我得以纵情观览。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抗金名将。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深受爱国情怀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作品风格多样,尤以豪放和细腻著称。
《旅食》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正值他多次出征和漂泊的生活阶段。诗中反映了他在艰苦环境中仍能享受简单饮食的幸福感,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感慨。诗歌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思考。
《旅食》是一首反映陆游晚年生活状态的诗。诗中,尽管面临严寒与艰苦,但他依然从简单的饮食中找到了安宁与快乐,展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霜馀汉水浅,野迥朔风寒”,描绘了一幅寒冷的秋冬景象,给人以清冷和孤寂的感受,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下来的“炊黍香浮甑,烹蔬绿映盘”则转向温暖的厨房场景,表现了食物的香气和色彩,形成鲜明对比。
在“心安失粗粝,味美出艰难”中,陆游通过对比,表达了生活虽艰难,但心中却因美味而感到安宁的情感。最后一句“惟恨虚捐日,无书得纵观”则流露出对虚度光阴的遗憾,强调了对精神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反思,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简单的饮食体验反映生活的哲思,强调在艰难的环境中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同时也表现出对虚度光阴的反思与对知识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汉水”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水位变化?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冬季
D. 冬季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悲观
B. 努力
C. 乐观
D. 无所谓
“心安失粗粝”中的“粗粝”指的是什么?
A. 精致的食物
B. 粗糙的食物
C. 新鲜的食材
D. 丰盛的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