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6:11
昔居清署。今为编户。要仿古人襟度。尽收风月伴残年,更岂望当途垂顾。江干徐步。林皋归路。不受营营相污。闲来渐觉日舒长,似挽得东风与。
曾经住在清雅的官署,如今却沦落为平民百姓。我想效仿古人的风范,尽情享受这风花雪月的生活,陪伴着我的晚年,又何必奢望在当今的世道中受到重视。在江边缓缓行走,归家的路在林间蜿蜒,不愿被世俗的琐事所污染。闲来渐渐感觉到,日子似乎也变得悠长,仿佛能挽回那东风的温暖。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仿古人襟度”的表达,可以看出对古代文人风范的向往。古人追求清静和隐逸生活的情怀在诗中得以体现。
这首《鹊桥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感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在“昔居清署”的回忆中,透露出曾经的荣华富贵,随后“今为编户”的现实让人倍感惆怅。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刻。诗人并没有沉溺于悲伤之中,而是选择效仿“古人襟度”,以风花雪月来陪伴自己的晚年。这种态度体现了一种洒脱与豁达,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似挽得东风与”将诗歌推向了高潮,暗示着诗人内心对温暖和希望的向往,给整首诗带来了一丝生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襟度”指的是什么?
“不受营营相污”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