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2:1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19:30
送杜元父赴南台掾
作者: 潘纯 〔元代〕
故国江山在,行台地望优。
顾赡乌亦好,却忆凤曾游。
寺影清溪晓,蝉声玉树秋。
郎官多古意,莫上最高楼。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国江山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的祝福。诗人看到故国的山水,感叹此地的美好。虽然这里的乌鸦也令人喜爱,但他更怀念曾经与凤凰共游的日子。清晨的寺庙影子映在溪水上,秋天的蝉鸣在玉树间响起。郎官多有古意,诗人劝他不要登上最高的楼台,似乎暗含着对纷扰世事的劝诫。
“凤曾游”指的是古代神话中,凤凰是吉祥的象征,常与美好事物相联系。诗中提到凤凰的游历,暗示着诗人对美好回忆的追忆。此诗反映了元代士人的情感,常常怀念过往的辉煌与美好。
潘纯,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诗作成于杜元父赴任之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元代士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以及情感的传递,展示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厚情感。首句“故国江山在”便直接表明了思乡之情。接下来的“行台地望优”则表现出对所处环境的赞美,暗示着尽管身处他乡,但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诗中提到的“乌”和“凤”形成鲜明对比,乌鸦虽常见,但凤的存在代表了更高的理想与追求,这种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怀念。
“寺影清溪晓,蝉声玉树秋”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寺庙的影子、清溪的水声与秋蝉的鸣叫,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宁静的世界。最后一句“郎官多古意,莫上最高楼”更是引人深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必追求世俗的名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祝福,同时透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凤”象征什么?
A. 普通
B. 美好与理想
C. 乡愁
D. 纷扰
诗的最后一句“莫上最高楼”意在提醒什么?
A. 要追求名利
B. 不必忘记故乡
C. 珍惜眼前的美好
D. 走出阴影
诗中提到的“蝉声”主要传达了什么?
A. 夏天的热闹
B. 时光流逝
C. 乡村的宁静
D. 秋天的寒冷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