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4:14
霁光摇目。春入郊原绿。残雪压枝堆烂玉。时闻枝间蔌蔌。瘦藤细履平沙。醉中一任欹斜。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路梅花。
阳光清澈,令人眼前一亮。春天已经来到乡野,万物复苏,绿意盎然。残留的雪压在树枝上,仿佛堆积着碎玉。时不时听到树间发出的细微声响。瘦弱的藤蔓和细细的鞋子踩在平坦的沙地上。醉意朦胧中,我任凭身子倾斜。落日西沉,几只鸟儿在啼叫,香风中夹杂着梅花的芬芳。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作者介绍: 石孝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传达出一种惬意的心情。
《清平乐·霁光摇目》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词作,诗人在开篇以“霁光摇目”引入,给人以清新明亮的视觉感受,瞬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的乡野,绿意盎然,残雪压枝,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时闻枝间蔌蔌”一句,体现了春天的细腻与灵动,仿佛可以听到春天的声音。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诗人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醉意和对生活的放松态度,尤其是“醉中一任欹斜”一句,流露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最后以“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路梅花”收尾,既有春日的宁静与和谐,又有梅花的芬芳,整体结构紧凑,情感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珍惜,传达出一种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霁光摇目”指的是:
A. 清晨的阳光
B. 雨后初晴的阳光
C. 黄昏的余晖
D. 夜晚的星光
“落日数声啼鸟”中的“啼鸟”指的是:
A. 歌唱的鸟
B. 吠叫的鸟
C. 叫唤的鸟
D. 飞翔的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比较石孝友的《清平乐·霁光摇目》和晏殊的《蝶恋花》,两者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石孝友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描写,晏殊则更强调情感的抒发和人事的感伤。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