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6:11
作者: 丁静兰 〔清代〕
万里银波,漏残人尽,寥寥天籁无声。寒窗孤影,独自对残灯。无限凄凉旧事,细追思黯黯伤神。问姮娥何因生我,弱质太凋零。凋零。当此际空梁悬影,谁与招魂。但留得者番,身后空名。此去黄泉前路,杳茫茫指示无人。惟杖此,一痕冷月,送我去寻亲。
在万里的银色波浪上,时间已悄然流逝,剩下的人只剩我一人,四周静寂无声。透过寒窗,我的孤影独自面对残灯。追忆往昔的事,心中无尽的凄凉与伤感。问那月宫的嫦娥,为什么让我这弱小的身躯如此凋零?在这样的时刻,空荡荡的屋梁上悬挂着我的影子,谁能来为我招魂?只留下一段往事,身后只有空空的名声。前往黄泉的路上,迷茫无边,指引我的却是无人。只有这拐杖和一抹冷月,送我去寻找亲人。
作者介绍:丁静兰,清代女诗人,其作品多描写女性内心的感受,情感细腻,擅长用优美的词句表达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孤独和死亡的深刻思考,或许是在经历了某种人生苦痛或失落后,表达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忧伤情感。开头的“万里银波”与“漏残人尽”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给人以无情的时间流逝之感。诗中“寒窗孤影”暗示了作者的孤独处境,而“独自对残灯”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的氛围。接下来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无限的凄凉与伤感,表现了对过往的深刻反思与怀念。
“问姮娥何因生我,弱质太凋零”一句,表现出对生命的无奈与叹息,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体现了人对自身脆弱的无力感。整首词在意象的使用上,既有月光的清冷,又有黄泉的阴暗,形成了对比,表达了生与死之间的思考。
最后两句“惟杖此,一痕冷月,送我去寻亲”则带有一种悲凉的希望,似乎在暗示即使一切都已虚无,但仍然希望能在某个地方找到失去的亲人,体现了对亲情的渴望与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生命的孤独与无奈,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透出一种深深的悲伤与对亲情的渴望。
诗词测试:
“万里银波”所象征的是:
A. 时间的流逝
B. 人生的辉煌
C. 自然的美景
D. 亲情的温暖
“问姮娥何因生我”中的姮娥指的是谁?
A. 古代的女神
B. 一位历史人物
C. 诗人的朋友
D. 不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