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9:04
送杭州经历李全初代归
作者: 潘纯 〔元代〕
东家老人语且悲,衰年却忆垂髫时。
王师百万若过客,青盖夜出人不知。
巷南巷北痴儿女,把臂牵衣学番语。
高楼急管酒旗风,小院新声杏花雨。
比来官长能相怜,民闲蛱蝶飞青钱。
黄金白璧驮西马,明珠紫贝输南船。
繁华消歇如翻掌,宫中赋敛年年长。
里巷萧条去不归,华屋重门结蛛网。
语中呜咽不欲闻,道旁虎狼方纷纭。
麒麟凤凰那复得,使我益重髯参军。
参军在官近一考,素发萧萧坐成老。
上言掣肘下吏骂,赖有闾阎独称好。
杭州公事天下繁,大才处决无留难。
参军累官日益贵,何术可使斯民安?
东家老人悲伤地说,年老时却还回忆起小时候的天真。
王师的百万大军如同过客,青盖的马车夜间出行无人知晓。
巷南巷北的痴儿女,手挽手牵衣学着外国语。
高楼上传来急促的管乐声,酒旗在风中摇摆,小院中杏花雨声新奇。
最近官员之间能互相怜惜,百姓们像蝴蝶一样在青钱花丛中闲游。
黄金白璧驮着西方的马,明珠紫贝被送往南方的船。
繁华的景象如翻掌般消逝,宫中赋税年年增加。
里巷萧条,离去的人无归路,华丽的屋子重门紧闭,结满了蛛网。
话语中带着呜咽而不愿被人听见,路旁的虎狼正纷纷而至。
麒麟和凤凰已不再出现,使我更加渴望重任参军。
参军在官场上近乎要考核,如今满头白发坐在那儿已成老者。
上面的话掣肘,下面的吏员则骂声不断,幸好闾阎之中还有称道的好话。
杭州的公事繁忙,天下大才处决无留难。
参军的官职日益显贵,何种策略才能使人民安宁?
作者介绍:潘纯,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背景是社会动荡,人们对繁华的追忆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往日时光的思念。
《送杭州经历李全初代归》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感慨的诗。全诗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实,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感受。开头几句,诗人回忆起老人的话语,勾起对童年时光的怀念,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无奈与悲伤。接着,通过对王师百万、青盖夜行的描绘,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过客般疏离。
巷南巷北的痴儿女形象,则是对那种简单、美好的生活的向往。高楼与小院的对比,象征着繁华与宁静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生活多样性的感悟。然而,随之而来的繁华消逝和家乡的萧条,却让人感到无比惆怅。
最后,诗人提到的“参军”一词,既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哲思,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体现了元代诗人的多层次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对个人与社会的深刻观察,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间苦乐的切身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师”指的是谁?
“繁华消歇如翻掌”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参军”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份内容旨在帮助你深入理解《送杭州经历李全初代归》的艺术魅力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