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40:13
雁双双正飞汾水,回头生死殊路。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摧劲羽。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仍为汝。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拍江秋影今何在,宰木欲迷堤树。霜魂苦。算犹胜王嫱有冢贞娘墓。冯谁说兴。欢鸟道长空,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
两只大雁正飞过汾水,回首间生死已成殊途。天长地久,相思成债,何不眼前一切随风而去。折断坚硬的羽翼。若万一在幽冥之地有重逢之时。诗人感慨万分。将江北江南的风声月影,一并埋入一丘黄土。依然为你。小草幽兰般美丽的诗句。字字句句都带着酸楚。拍打着江面的秋影如今何在,墓木已使堤树迷离。霜魂苦痛。比起王嫱有墓的贞娘墓,还算幸运。冯谁来述说这兴衰。欢快的鸟儿在长空飞翔,古老的渡口停泊着龙舟。马耳边泪水如雨。
作者介绍: 李治(1232-1285),字仁卿,号敬斋,元代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晚年,面对生死离别,感慨人生无常时所作。诗中通过对大雁飞翔的描写,引出对生死、相思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奈的感慨。
这首诗以大雁飞翔的景象开篇,通过“生死殊路”、“相思债”等词语,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诗中“摧劲羽”、“幽冥重逢”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生死无常的主题。诗人将江北江南的风声月影与一丘黄土相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结尾的“马耳泪如雨”更是将悲伤情绪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哀愁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命运无奈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雁双双正飞汾水”中的“汾水”是指什么? A. 黄河的一条支流 B. 长江的一条支流 C. 珠江的一条支流 D. 淮河的一条支流
诗中“天长地久相思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哀愁 D. 平静
诗中“摧劲羽”比喻什么? A. 遭受挫折 B. 获得成功 C. 享受快乐 D. 追求自由
诗中“马耳泪如雨”形容什么? A. 极度悲伤 B. 极度喜悦 C. 极度愤怒 D. 极度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