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时间: 2025-05-02 03:24:58

诗句

抗步碧潭弥弥,五畬青髻累累。

何年乔木倚筇枝。

搜寻同队者,追说钓游时。

今日昂藏称壮子,向来襁褓婴儿。

年周甲子又重书。

岂容藏老丑,照白有清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24:58

原文展示:

临江仙 程大昌 〔宋代〕

抗步碧潭弥弥,五畬青髻累累。何年乔木倚筇枝。搜寻同队者,追说钓游时。 今日昂藏称壮子,向来襁褓婴儿。年周甲子又重书。岂容藏老丑,照白有清池。

白话文翻译:

我步履坚定地走向碧波荡漾的潭水,那里有五块田地,青色的发髻层层叠叠。不知何时,高大的树木依靠着我的拐杖。我在寻找曾经的伙伴,回忆我们钓鱼游玩的时光。

如今我昂首挺胸,自称是壮年男子,而过去我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岁月流转,六十年一轮回,又重新开始。怎能容忍自己隐藏衰老和丑陋,在清澈的池水中,我看到了自己的白发。

注释:

  • 抗步:坚定地行走。
  • 碧潭弥弥:碧波荡漾的潭水。
  • 五畬:五块田地。
  • 青髻累累:形容田地像层层叠叠的青色发髻。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筇枝:拐杖。
  • 搜寻同队者:寻找曾经的伙伴。
  • 钓游时:钓鱼游玩的时光。
  • 昂藏:昂首挺胸的样子。
  • 襁褓婴儿:襁褓中的婴儿。
  • 年周甲子:六十年一轮回。
  • 重书:重新开始。
  • 藏老丑:隐藏衰老和丑陋。
  • 照白有清池:在清澈的池水中看到自己的白发。

诗词背景:

程大昌是宋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临江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自我形象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潭水、田地、树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中的“抗步碧潭弥弥,五畬青髻累累”描绘了诗人坚定地走向潭水,看到田地如层层叠叠的青色发髻,形象生动。接着,诗人通过“何年乔木倚筇枝”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寻找曾经的伙伴,追忆钓鱼游玩的时光。

后两句“今日昂藏称壮子,向来襁褓婴儿。年周甲子又重书”则展现了诗人对自我形象的反思,从襁褓中的婴儿到如今的壮年男子,岁月流转,六十年一轮回,又重新开始。最后一句“岂容藏老丑,照白有清池”则表达了诗人不愿隐藏衰老和丑陋,在清澈的池水中看到自己的白发,坦然面对岁月的痕迹。

诗词解析:

  • 首句“抗步碧潭弥弥”:诗人以坚定地行走的姿态走向碧波荡漾的潭水,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 次句“五畬青髻累累”:用田地如层层叠叠的青色发髻来形容,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 第三句“何年乔木倚筇枝”:通过高大的树木依靠着拐杖,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
  • 第四句“搜寻同队者,追说钓游时”:寻找曾经的伙伴,追忆钓鱼游玩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第五句“今日昂藏称壮子”:诗人以昂首挺胸的姿态自称是壮年男子,表现出自信和自豪。
  • 第六句“向来襁褓婴儿”:回顾过去,诗人曾是襁褓中的婴儿,形成鲜明对比。
  • 第七句“年周甲子又重书”:六十年一轮回,又重新开始,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 末句“岂容藏老丑,照白有清池”:诗人不愿隐藏衰老和丑陋,在清澈的池水中看到自己的白发,坦然面对岁月的痕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五畬青髻累累”将田地比喻为层层叠叠的青色发髻,形象生动。
  • 对比:如“今日昂藏称壮子,向来襁褓婴儿”通过现在的壮年和过去的婴儿形成对比,突出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何年乔木倚筇枝”将树木拟人化,表达对过去的回忆。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自我形象的反思。诗人坦然面对岁月的痕迹,不愿隐藏衰老和丑陋,展现出一种从容和自信的态度。

意象分析:

  • 碧潭:象征着宁静和深远,是诗人行走的目的地。
  • 五畬青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田地的景象,富有画面感。
  • 乔木:象征着过去的回忆,是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 清池:象征着自我反思和坦然面对,是诗人看到自己白发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五畬青髻累累”形容的是什么? A. 田地 B. 山峰 C. 发髻 D. 树木

  2. 诗中的“年周甲子又重书”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六十年一轮回 B. 重新开始 C. 重新书写 D. 重新计算

  3. 诗中的“岂容藏老丑,照白有清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隐藏衰老和丑陋 B. 坦然面对衰老和丑陋 C. 逃避衰老和丑陋 D. 美化衰老和丑陋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登高远眺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赤壁赋》对比,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两者都通过对登高远眺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包括程大昌的诗作。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剔银灯 咏米家灯 剔银灯 其二 邓孝威、毛大可、吴庆伯、汪舟次、吴志伊、徐大文集邸中小饮 剔银灯 其一 寄祝德滋弟 剔银灯 和深中闺思韵 剔银灯 虫声 剔银灯•索粉 剔银灯 送春 剔银灯·校书 剔银灯·闻雁 剔银灯 咏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削铁如泥 恨穷发极 舌字旁的字 本里 题意 八旗子弟 入字旁的字 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主裁 方员可施 身分不明 逐日千里 东渐西被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