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 雪》

时间: 2025-05-07 08:31:12

诗句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

不论高低并上下,并白都教一例。

鼓动膝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

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先生济。

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

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

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1:12

原文展示

念奴娇·雪
作者:陈郁 〔宋代〕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
不论高低并上下,并白都教一例。
鼓动膝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
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先生济。
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
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
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雪的景象,短时间内,雪花覆盖了大地,仿佛是无边无际的白色世界。无论高低、远近、上下,白色都如一例般地展现在眼前。诗人提到自己心中有些激动,但也有些无奈,感叹雪景的美丽与自己所遇的困扰。尤其是在深夜,池边的鹅鸭误了先生的良机。东郭先生对此毫不在意,关上门,稳稳地睡着了。经过一夜的东风,阳光照耀,万物恢复生机。东皇(春天的象征)笑道,山河本是我所有。

注释

  • 没巴没鼻:形容雪的纷飞,犹如无头无尾,随意飘落。
  • 霎时间:形容时间很短,瞬间的意思。
  • 鼓动膝六:可能是指情绪的激动。
  • 巽二:巽为风向,可能指代风的方向。
  • 东郭先生:传说中的隐士,象征不问世事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郁,宋代词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盛行的时代。他的诗词风格典雅,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陈郁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人间百态,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北方的冬季,正值雪花纷飞之际。诗人可能在一个安静的夜晚,观看着窗外的雪景,产生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雪》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雪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以形象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雪花如漫天飞舞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不论高低并上下,并白都教一例”,则强调了雪的普遍性和统一性,仿佛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在雪的覆盖下变得平等。

诗中提到的“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先生济”,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深思。东郭先生的睡眠象征着对世事的无动于衷,反映出当时社会中某种人们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整首词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的波动也很自然,最终回归于一种对自然的接受与理解,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描绘雪花飘落的瞬间,强调其覆盖的广泛。
  2. 不论高低并上下,并白都教一例:说明雪的普遍性,强调其无差别的美。
  3. 鼓动膝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表达内心的激动与对自然力量的感叹。
  4. 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对雪的美好与祥和的认知。
  5.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先生济:表达对错过良机的惋惜。
  6. 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象征对外界的不关心。
  7. 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夜晚的风带来春天的温暖,万物恢复生机。
  8. 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象征着新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漫天的覆盖,形象生动。
  • 拟人:东皇笑道,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加诗意。
  • 对仗:如“高低并上下,并白都教一例”,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雪景的赞美,同时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美丽,但也暗示无情与孤独。
  • 东风:代表春天的到来,象征温暖与生机。
  • 东郭先生:代表隐士,象征对世事的漠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没巴没鼻”用来形容什么?

    • A. 雪的覆盖
    • B. 个人情感
    • C. 自然景象
    • D. 生活态度
  2. “东郭先生”象征着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世事的无动于衷
    • C. 对生活的追求
    • D. 对朋友的珍视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雪的赞美
    • B. 对生活的反思
    • C. 对自然的描绘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陈郁 vs. 苏轼:两者都以自然景象为主题,但苏轼更强调历史和个人情感,而陈郁则更注重于自然的瞬息变化和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这种结构和内容的安排,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的深层意蕴与艺术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谷晓行图 和德新丈 酴醾 留赠丹阳王鍊师 贞燕 台山杂咏五首 其五 台山杂咏五首 其三 台山杂咏五首 其二 石勒问道图 乙卯二月二十一日归自汴梁二十五日夜久旱而雨偶记内乡一诗追录于此今三十年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点底的字 包含缸的词语有哪些 双结尾的成语 衰相 堥敦 一本万殊 标劲 生爻 包含喝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活剥生吞 四院 前人种德后人收 面字旁的字 恩不放债 攻心扼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