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9:26
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盛。
六经更百代,略不睹疵病。
瞿聃书角立,亦各谈性命。
空门甚宏放,果报骇观听。
是以虽至愚,读者无不敬。
周时柱下史,设教本清静。
至今五千言,谈若鼓钟磬。
虽为二郗谄,只作二何佞。
遂令黄冠徒,冷落度晨暝。
贤哉机云孙,道眼极超胜。
杀青贝多叶,收贮腹中竟。
概然发琅函,窗白棐几净。
三家一以贯,不事颊舌竞。
吾皇汉孝文,恭己民自定。
愿君益沈涵,持以奉仁圣。
远师曹相国,下视刘子政。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还没有像孔子那样声势浩大的人物。
《六经》流传了百代,几乎没有看到过什么疏漏和缺陷。
瞿舜和聃立论各有见解,也都在讨论生命的真谛。
佛教的空门非常宽广,因果法则让人惊叹。
因此即使是最愚笨的人,读到这些书籍也无不心生敬畏。
周朝的史官在朝堂上设教,讲求的本是清静。
直到今天的五千言,犹如鼓声和钟声般响亮。
虽然二郗的谄媚之词,但也只是像二何那样的阿谀奉承。
这使得那些黄冠的徒弟冷清地度过晨昏。
贤德的机云孙,其道理眼光极为超胜。
杀青的贝多叶,最终都被收存于腹中。
概然打开琅函,窗明几净心境清明。
三家思想一以贯之,不事于口舌之争。
我希望汉孝文皇帝,恭敬地为民自定其法。
愿君能够更加深入地涵养,持以奉献仁德的圣明。
远师曹相国,低头看刘子政。
曾几,字子贞,号玉笈,宋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才华横溢,诗风清新自然,善于借古抒怀。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尊崇,展现了他对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注。
《陆务观读道书名其斋曰玉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透过曾几的笔触,我们不仅看到对古代哲人的赞美,同时也感受到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诗中提到的孔子、瞿舜、聃等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人物,诗人通过他们传达出对智慧与教化的渴望。全诗架构严谨,条理分明,语言雅致,既展示了文学的魅力,也蕴含了深厚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对“六经”的推崇,表现了对经典的尊重与珍视,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表达对古代贤人的赞美时,曾几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表面的赞扬,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思想家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教育和道德修养上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愿君益沈涵”,是一种对后辈的期望,鼓励他们深入学习,承传仁德。整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启示,引导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古代思想家的敬仰与文化教育的重视,强调了智慧和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及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
《陆务观读道书名其斋曰玉笈》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曾几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六经”是指哪些经典?
a.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春秋》
b. 《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c. 《道德经》《史记》《楚辞》《论语》《孟子》《庄子》
d. 《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诗中提到的“贤哉机云孙”指的是:
a. 孙子
b. 孙权
c. 孙思邈
d. 孙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