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0:17
倾心南山云,如渴望梅岭。
朝来有佳思,拄笏不见顶。
丰隆骏奔走,列缺元驰骋。
雨不到人间,风伯乃为梗。
生来食官仓,四海无二顷。
歌诗视天汉,一念极耿耿。
阶前甃清泉,洮颒冰雪冷。
乾喉欲生烟,空下百尺绠。
幽轩竹三四,柯叶殊秀整。
迩来头抢地,但惧不得永。
以斯占稻粱,生意鱼在鼎。
潜虬民司命,膏泽浸兹境。
邑官树嘉政,责报甚形影。
瓶罂走十里,岂惮一再请。
君其洁斋俟,百谷正延颈。
客子无远谋,空肠望遗秉。
我心向南山的云彩,正如渴望梅岭的清凉。
早晨带着美好的思绪,手握官印却无处可去。
丰隆的骏马奔驰而过,雷电交加的天空也在疾驰。
雨水未曾洒落人间,风神却使大地干涸。
我生来依赖官仓,四海之内无处可寻。
歌唱诗篇仰望银河,心中思绪万千。
阶前铺设着清泉,水流如冰雪般清凉。
干渴的喉咙想要冒烟,空空的绳索百尺长。
幽静的轩窗前竹子三四株,叶子格外修整秀美。
最近头上抢地,但唯恐无法长久。
依靠这些来占有稻粱,生意如鱼在鼎中。
潜伏的龙民掌控命运,润泽浸润着这片土地。
地方官树立好的政令,责任报应如影随形。
瓶罂送水走十里路,岂会畏惧再一次请求。
您应保持斋戒等待,百谷已经翘首以盼。
旅人没有远大的谋略,空腹只盼能得到遗赠。
曾几,宋代诗人,字子华,号山丘,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这首诗是在宋代某年夏季大旱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因干旱乞求水源,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对民生的关怀。同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官民关系。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现了诗人对雨水的渴望与对人间疾苦的关注。首联“倾心南山云,如渴望梅岭”,以比喻的方式将作者的渴望与自然景象相联系,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逐步展开,描绘了官员无能为力的心境,以及对丰收的期待与对自然、社会的思考。诗中多次提及“生来食官仓”,透露出对生存保障的深切关切。
通过丰富的意象,如“清泉”、“冰雪”、“幽轩竹”等,诗人在渴望与现实的反差中,展现了内心的焦虑与失落。最后几句则通过对地方官的期待与呼唤,表达了对治理的期盼和对民生的重视,整首诗在抒情中隐含着对时事的深思与对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干旱的无奈与对雨水的渴望,同时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与对良好政令的期待。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诗中提到的“丰隆”指代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神龙
C. 地名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无关紧要
B. 渴望与敬畏
C. 完全依赖
“君其洁斋俟”中的“君”指的是谁?
A. 地方官
B. 诗人
C. 敬重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