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5:01
为茭桥居士作念念即佛颂
作者:黄庭坚 〔宋代〕
诸介心内,众生心心作佛。
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
君言诸佛无相,山鬼窟里安葬。
即今十二时中,是谁随波逐浪。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与佛相应的众生心。在众生的心中,佛的念头不断证明着真实的存在。你说佛是无形无相的,但在山里的鬼窟中却安放着其灵魂。如今在这十二个时辰之中,究竟是谁在随波逐流,随便变化呢?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词人。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山水诗及咏怀诗,作品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其对佛教思想的深入探讨与感悟。诗中充满了对众生及其心性与佛的关系的思考,反映了作者的哲学观念。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黄庭坚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便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与佛相应的众生心。此处的“心心作佛”意在强调,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潜藏着成为佛的可能性。这种观念不仅反映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也显示了作者对人性及心灵的关注。
接着,诗人提到众生的念头能够“证真”,即通过不断的修行和思考,众生能够领悟到真实的佛性。这里的“念念”一词,强调了心念的连续性,暗示了修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旅程。
“君言诸佛无相,山鬼窟里安葬”,则是对人们认知的质疑。佛教强调佛的无相,而在诗人的描述中,佛似乎被遗忘在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令人反思人们对佛教本质的理解是否偏离了真相。
最后一句“即今十二时中,是谁随波逐浪”,引发了对人生的感慨。生活中许多人如同随波逐流,缺乏对内心和真实的追求。在自我修行的道路上,黄庭坚鼓励人们要有意识地面对内心,寻求真正的自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探讨了人心与佛性之间的关系,强调每个人内心的佛性及其被认识和实现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思人们在生活中是否迷失了方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黄庭坚的诗歌风格主要属于哪个流派?
填空题:这首诗中提到的“众生心中,诸佛__证真”。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山鬼窟”是指佛教的圣地。(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