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5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50:15
中原百战徯来苏,
浸喜衣冠复旧区。
要得一行须老将,
曾何千虑付狂夫。
山川感慨诗难尽,
烟火萧条酒尚无。
若问西湖已芜没,
望穷惟有几浮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原大地经历百战后逐渐恢复的欣喜,但同时也感到伤感。想要实现复兴,必须依靠老练的将领,而不是将重要事务交给年轻的狂妄之人。诗人感慨山川之美难以用诗句尽述,眼前却是烟火萧条,连酒也难以找到。如果问起西湖的美景,早已变得荒芜,只能远望那几座浮动的塔影。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调元,号青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关心国家兴亡,表现出强烈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历史动荡、国家逐渐恢复的背景下写成,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构成了诗的主旨。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中原地区战后复苏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经历了无数战争后的中原,虽有恢复的喜悦,却又隐含着战乱带来的痛苦。诗人通过对比“老将”和“狂夫”,强调了在国家恢复的关键时刻,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带领国家走向光明的未来,而不是让年轻的狂妄之人随意妄为。这种对人才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无奈与失望,山川之美难以用诗词尽述,生活的冷清让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最后,提到“西湖”,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历史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恢复与发展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哀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将”指的是:
A. 经验丰富的人
B. 年轻人
C. 无能之辈
D. 商人
“烟火萧条”意指:
A. 生活繁华
B. 生活困顿
C. 烟雾弥漫
D. 自然景色
诗中的“西湖”象征:
A. 财富
B. 美好与失落
C. 战争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李曾伯的《次蒋志父韵》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与恢复的深刻思考,但李的诗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交织与对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