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时间: 2025-04-26 03:18:42

诗句

黄叶满林霜尚轻,蓼花披岸水犹生。

坐邀一段潇湘胜,元出钧陶手作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42

原文展示: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作者: 李曾伯
黄叶满林霜尚轻,蓼花披岸水犹生。
坐邀一段潇湘胜,元出钧陶手作成。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黄叶满林,霜降尚轻;
岸边的蓼花依然在水中盛开。
我坐下邀请你共享这潇湘的美景,
这美景本是出自于陶渊明的手笔。

注释:

  • 黄叶:秋天落下的叶子,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霜尚轻:霜降还不重,意味着秋冬之交,气候尚温和。
  • 蓼花:蓼是一种水边植物,开花时节,象征着自然的美。
  • 潇湘:潇湘地区,指的是湘江流域,以自然风光著称。
  • 元出钧陶:指陶渊明,意指这美景如同陶渊明的诗作,流露出自然的韵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深秋时节,李曾伯在山水之间,感受到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流转,借此表达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与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以黄叶与蓼花为主线,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美。开篇以“黄叶满林霜尚轻”引入,给人一种清冷而又温和的感觉,似乎是时光在流逝,但又不失生机。接着用“蓼花披岸水犹生”描绘了水边蓼花的美丽,展现了自然的繁荣与生机,尽管已经是秋末,生命依然顽强地存在。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坐邀一段潇湘胜”,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和对友人的邀请,体现出一种人际间的情感交流。而“元出钧陶手作成”则是对陶渊明的赞美,暗示着这幅自然画卷的美丽与深刻,仿佛是出自于大师的巧手,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首诗在意象上流畅而自然,情感上真挚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叶满林霜尚轻: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叶点缀的林间,霜尚未加重,给人一种清新而略显忧伤的感受。
  2. 蓼花披岸水犹生:岸边的蓼花仍在盛开,表现出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美丽。
  3. 坐邀一段潇湘胜:诗人邀请友人共享美景,透露出对友谊的重视。
  4. 元出钧陶手作成:将自然美景与陶渊明的作品相提并论,强调这种美的艺术性和深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陶渊明的艺术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友谊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叶: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 蓼花:代表着生命的韧性与美好,尤其是在逆境中。
  • 潇湘:象征着美好的自然与诗意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叶”象征什么?

    • A. 时间流逝
    • B. 人生目标
    • C. 友谊
    • D. 财富
  2. 诗人邀请友人共享的是什么?

    • A. 美食
    • B. 美景
    • C. 诗歌
    • D. 音乐
  3. “元出钧陶手作成”中的“钧陶”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杜甫
    • D. 白居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饮酒》有着相似的意境,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李曾伯的诗在描绘自然美景时更注重细腻的感受,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待储光羲不至 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 齐州送祖三 / 河上送赵仙舟 / 淇上别赵仙舟 送钱少府还蓝田 汉江临汎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送祢郎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隐含 石字旁的字 包含衾的成语 优佞 无从措手 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君暗臣蔽 赤字旁的字 铭志 稍割牛 灾冲 包含媲的词语有哪些 出入无常 磨拳擦掌 朝观暮览 歹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