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3:21
太常引
青山憔悴锁寒云。
站路上,最伤神。
破帽鬓沾尘。
更谁是阳关故人。
颓波世道,浮云交态,一日一番新。
无地觅松筠。
看青草红芳斗春。
青山显得憔悴,被寒云所笼罩。
我站在路上,心中最是忧伤。
破旧的帽子上沾满了尘埃。
还有谁是阳关的旧友呢?
世道颓废,世事浮云,一天又一天变化无常。
无处可寻那松竹的影子。
只见青草与红花在春天中争相开放。
“阳关”出自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指代与旧友的别离。阳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象征着人生的选择与分离。
刘秉忠,元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关注社会变化与人生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元代,社会动荡、人生无常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自身感受,表达对世道沧桑的感慨。
《太常引》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词作,开篇以“青山憔悴锁寒云”描绘了一幅冷清的自然景象,山的憔悴和寒云的锁住,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伤。接着,诗人以“站路上,最伤神”表达了自己在世道颓废中感受到的无奈与失落。破帽沾尘的形象不仅描绘了外在的困苦,也反映了内心的沧桑。
“更谁是阳关故人”中的“阳关”不仅是对旧友的追忆,更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接下来的“颓波世道,浮云交态”,通过对世事变化的描述,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最后以“无地觅松筠”表达了对理想和高洁品格的渴望,和无处寻觅的失落感,结尾的“看青草红芳斗春”则暗示着尽管生活艰难,但春天的来临依然带来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青山憔悴锁寒云”中的“憔悴”意指:
A. 美丽
B. 凋零
C. 茂盛
“更谁是阳关故人”中的“阳关”象征:
A. 友谊的怀念
B. 自然景色
C. 富贵荣华
“颓波世道”中“颓波”意为:
A. 兴旺
B. 衰败
C. 和谐
在王之涣的《登高》中,同样表现了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与刘秉忠的《太常引》相比,王之涣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壮志与豪情,而刘秉忠则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对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