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7-28 12:26:55

诗句

既天生万物,自随分,有安排。

看鸑鷟云霄,骅骝道路,斥鴳蒿莱。

东君更相料理,著春风、吹处百花开。

战马频投北望,宾鸿又自南来。

紫垣星月隔尘埃。

千载拆中台。

叹麟出非时,风归何日,草满金台。

江山阅人多矣,计古来、英物总沉埋。

镜里不堪看鬓,尊前且好开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2:26:55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既天生万物,自随分,有安排。
看鸑鷟云霄,骅骝道路,斥鴳蒿莱。
东君更相料理,著春风吹处百花开。
战马频投北望,宾鸿又自南来。
紫垣星月隔尘埃。
千载拆中台。
叹麟出非时,风归何日,草满金台。
江山阅人多矣,计古来英物总沉埋。
镜里不堪看鬓,尊前且好开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意在表达对于生命和命运的感慨。既然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与安排,我们就应该随其自然。看那高飞的鸑鷟、奔腾的骏马,以及在蒿草间嬉戏的斥鴳,都是自然的安排。春天的东风吹拂,使百花盛开。战马时常向北望去,鸿雁又从南方飞来。紫垣月亮如星辰隔着尘埃,千年间的中台也早已崩塌。叹息麟出世不逢时,归来的风究竟何日,草满金台却无人问津。江山阅尽了许多人,古往今来的英才都如同沉埋在历史的长河中。镜中的白发令人不忍直视,而在酒杯之前,不妨放开怀怀。


注释

  • 鸑鷟:一种古代传说中的鸟,象征高飞。
  • 骅骝:美丽的骏马。
  • 斥鴳:一种水鸟,常在芦苇荡中栖息。
  • 东君:春天的神祇,象征春天的到来。
  • :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和英才。
  • 金台:古代帝王的宫殿或高台,象征权力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秉忠,元代诗人,生于元朝盛世,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风格大气,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与战乱频繁,诗人在经历了历史的沉浮后,感慨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安排,试图在诗词中找到一种心灵的寄托。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饱含哲思的词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命运的深入思考。开篇以“既天生万物,自随分,有安排”引出主题,强调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安排。接着,通过描绘鸑鷟飞翔、骏马奔跑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同时,诗人也通过“战马频投北望,宾鸿又自南来”表达了对战争和流离失所的无奈。

在后半部分,诗人借“叹麟出非时,风归何日,草满金台”感叹历史的无情,英才似乎总是在错误的时代被埋没,而“镜里不堪看鬓,尊前且好开怀”则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豁达。整首词情感深邃,意境悠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既天生万物,自随分,有安排:表达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与安排。
  2. 看鸑鷟云霄,骅骝道路,斥鴳蒿莱:描绘高飞的鸟和奔跑的马,展现自然的美与生机。
  3. 东君更相料理,著春风吹处百花开:春天的到来,百花盛开,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4. 战马频投北望,宾鸿又自南来:描绘战争的无奈,战马向北望,鸿雁南飞的情景。
  5. 紫垣星月隔尘埃:星月照耀下的古代宫殿,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孤寂。
  6. 千载拆中台:历史的变迁使得往昔的辉煌变得支离破碎。
  7. 叹麟出非时,风归何日,草满金台:感叹英才的不幸与历史的无情。
  8. 江山阅人多矣,计古来英物总沉埋:许多英才在历史中被埋没。
  9. 镜里不堪看鬓,尊前且好开怀:面对白发与衰老,劝自己在酒杯前放开心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词句之间平衡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春风、东君等赋予情感,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生命、历史和命运的深刻反思,结合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无奈与豁达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鸑鷟:象征自由与高远的理想。
  • 骅骝:象征勇敢与忠诚。
  • 战马:象征战争与历史的悲剧。
  • :象征英才与时代的不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神祇?

    • A. 夏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秋天
  2. 诗人提到的“麟”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
    • B. 吉祥与英才
    • C. 努力
    • D. 忍耐
  3. 诗中“江山阅人多矣”的意思是什么?

    • A. 许多人都经历过江山
    • B. 历史上有许多英才被埋没
    • C. 江山永远不变
    • D. 人们对江山的认知

答案:

  1. C. 春天
  2. B. 吉祥与英才
  3. B. 历史上有许多英才被埋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刘秉忠的作品均体现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辛弃疾的词更注重豪情壮志,而刘秉忠则更显温柔细腻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元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平县东私路 官不来,题皇甫湜先辈厅 洛阳城外别皇甫湜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 莫愁曲 琴曲歌辞。走马引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谣俗 七夕 八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咸酸 条缨 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刮目相见 散阵投巢 蠹政害民 团香扇 鹊开头的成语 立刀旁的字 掣白 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随风逐浪 气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转眄流精 食籍 氏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